古诗词网

翠拥柔条,玉铺繁蕊,袅袅舞低襟袖。

曹勋宋代〕《倚楼人(荼コ)

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翠拥柔条,玉铺繁蕊,袅袅舞低襟袖。秀蓓凝浩露,疑挂六铢衣绉。檀点芳心,体薰清馥,粉容宜捻春风手。
肯与芝兰共嗅。向夜阑凝月,素芳依旧。翦取长梢,青蛟喷雪,挽住晓云争秀。楼上人未去,常恐风欺雨瘦。红绡收取,举觞犹喜,窨得醺醺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翠拥柔条玉铺繁蕊袅袅襟袖

翠拥(翠拥)
唐 齐己 移居 檀栾翠拥清蝉在,菡萏红残白鸟孤。  ——《骈字类编》
柔条(柔條)róu tiáo
(1).嫩枝;柔软的枝条。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宋 陈亮 《贺新郎·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词:“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 茅盾 《子夜》十八:“她一伸手就折断了那柔条。”
(2).特指垂柳的枝条。 唐 李白 《惜馀春赋》:“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 宋 沈遘 《发瓦桥十里而河梁败还坐客亭复上马戏咏道旁垂柳》:“柔条秀絶向人甚,忍不从容折一枝。”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曾向 章臺 舞细腰,行人几度折柔条。”  ——《漢語大詞典》
玉铺(玉铺)
管子瑶台玉铺  ——《骈字类编》
繁蕊
释广宣诗菊花繁蕊碎金香  ——《韵府拾遗 纸韵》
袅袅(褭嫋)niǎo niǎo
亦作“裊嫋”。纤长柔美貌。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裊嫋垂来久。”  ——《漢語大詞典》
舞 wǔ《國語辭典》

舞 [ wǔ ]

  1. 一种配合音乐节奏移动身体,表演各种姿态的艺术。如:「芭蕾舞」、「华尔滋舞」、「交际舞」。《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1. 表演舞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
  2. 耍动、挥动。如:「舞剑」、「手舞足蹈」。《礼记·乐记》:「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 飞扬、飞翔。如:「飞舞」、「眉飞色舞」、「龙飞凤舞」。
  4. 卖弄、玩弄。如:「舞文弄墨」。《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
  5. 搞、弄、忙。《儒林外史·第三回》:「邻居一起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
低 dī《國語辭典》

低 [ dī ]

  1. 上下距离小,或离地面近。与「高」相对。如:「低处」、「低空飞过」。《文选·谢朓·敬亭山诗》:「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宋·文天祥〈正气歌·序〉:「单扉低小,白间短窄。」
  2. 低下。指身分、能力、程度等而言。唐·李白〈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诗:「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
  3. 价较便宜的。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金橙径〉诗:「金橙纵复里人知,不见鲈鱼价自低。」
  4. 形容兴趣不高或情绪不好。如:「只要下雨天,我出门的兴致就低了。」、「自从落榜后,他的情绪一直很低。」
  5. 形容声音很小。如:「你说话的声音太低了,别人可能听不清楚。」
  1. 俯、向下弯。如:「低身」、「低头不语」。
  2. 放低、垂落。《文选·谢惠连·雪赋》:「愿低帷以昵帎,念解珮而褫绅。」唐·李端〈代弃妇答贾客〉诗:「鸣环动珮恩无尽,掩袖低巾泪不流。」
  1. 低矮的。如:「夜幕低垂」、「黄昏时,太阳低悬在海平面上。」
  2. 轻声的。宋·姜夔〈过垂虹〉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襟袖 jīn xiù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怀。 南朝 宋 谢惠连 《白羽扇赞》:“挥之襟袖,以御炎热。” 唐 杜牧 《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宋 辛弃疾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词:“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
(2).犹领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羣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