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殷 yīn/yān/yǐn《國語辭典》
殷 [ yīn ]
名- 朝代名。参见「殷商 」条。
- 姓。如唐代有殷令名。
- 盛大。《书经·洛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
- 富足、富裕。如:「殷富」、「殷实」。《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 情意深厚、周到。如:「殷切期望」、「招待甚殷」。通「慇」。
- 众多。《诗经·郑风·溱洧》:「士与女,殷其盈也。」
殷 [ yǐn ]
状- 形容雷声。《集韵·上声·隐韵》:「殷,雷声。」《诗经·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二》:「雷声殷殷,天色以云幕而暗。」
- 震动。《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三:「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
殷 [ yān ]
形- 红黑色的。《广韵·平声·山韵》:「殷,赤黑色。」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懃 qín《國語辭典》
懃 [ qín ]
动- 努力。晋·支遁〈座右铭〉:「懃之懃之,至道非弥。」通「勤」。
- 待人诚恳周到。如:「慇懃」、「懃恳」。宋·苏舜钦〈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诗:「韩子我所佳,招我懃有谓。」通「勤」。
- 姓。如宋代有懃铉。
下天
中黄真经必获寥天得真箓注凡飞鍊上升为下天仙官存想无为气神修三一之道得上天仙官 ——《骈字类编》
竺 zhú/dǔ《國語辭典》
竺 [ zhú ]
名- 天竺的简称。今印度的旧名。唐·李贺〈马〉诗二三首之一九:「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 姓。如汉代有竺曾。
- 厚。《楚辞·屈原·天问》:「稷维元子,帝何竺之?」通「笃」。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动-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水 shuǐ《國語辭典》
水 [ shuǐ ]
名- 无色无臭的液体。由氢气与氧气化合而成。
- 汁、液。如:「墨水」、「药水」、「橘子水」、「柠檬水」。
- 海、河、江、湖的总称。如:「汉水」。《书经·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 水星的简称。参见「水星 」条。
- 额外的收入、费用。如:「捞油水」。《邻女语·第二回》:「你一路上发的水还不彀么?还要到这地方来想方么?」
- 量词。计算衣物刷洗次数的单位。如:「这件衣服洗两水就走样了。」
- 姓。如明代有水苏民。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如:「这梨吃起来水水的,不脆。」
两株(两株)
隋 元行恭 过故宅诗 唯馀一废井,尚夹两株桐。
唐 杜甫 戏为双松图歌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
金 赵秉文 杏花 两株副使莺吟里,一色新郎马足中。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戏为双松图歌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
金 赵秉文 杏花 两株副使莺吟里,一色新郎马足中。 ——《骈字类编》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分割:对~。三十二~本。
- 通,使通:~导。~窍。
-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 扩大、发展:~扩。~拓。
- 发动或操纵:~动。~车。
- 起始:~始。~宗明义。
- 设置、建立:~创。~国。~设。
-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 支付:~销。~支。
- 沸腾,滚:~水。
- 举行:~运动会。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