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因愁减,衰容与病俱。
白居易〔唐代〕《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
楼暗攒倡妇,堤长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
见果皆卢橘,闻禽悉鹧鸪。山歌猿独叫,野哭鸟相呼。
岭徼云成栈,江郊水当郛。月移翘柱鹤,风泛飐樯乌。
鳌碍潮无信,蛟惊浪不虞。鼍鸣江擂鼓,蜃气海浮图。
树裂山魈穴,沙含水弩枢。喘牛犁紫芋,羸马放青菰。
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奴。泥中采菱芡,烧后拾樵苏。
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气序凉还热,光阴旦复晡。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
渭北田园废,江西岁月徂。忆归恒惨淡,怀旧忽踟蹰。
自念咸秦客,尝为邹鲁儒。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赋力凌鹦鹉,词锋敌辘轳。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崔杜鞭齐下,元韦辔并驱。名声逼扬马,交分过萧朱。
世务轻摩揣,周行窃觊觎。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共遇升平代,偏惭固陋躯。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
美服颁王府,珍羞降御厨。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柏殿行陪宴,花楼走看酺.神旗张鸟兽,天籁动笙竽。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定场排越伎,促坐进吴歈.
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歌鬟低翠羽,舞汗堕红珠。
别选闲游伴,潜招小饮徒。一杯愁已破,三醆气弥粗。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
论笑杓胡律,谈怜巩嗫嚅。李酣犹短窦,庾醉更蔫迂。
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
筹并频逃席,觥严列置盂。满卮那可灌,颓玉不胜扶。
入视中枢草,归乘内厩驹。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
日近恩虽重,云高势却孤。翻身落霄汉,失脚倒泥涂。
博望移门籍,浔阳佐郡符。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
即日辞双阙,明朝别九衢。播迁分郡国,次第出京都。
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邘。岘阳亭寂寞,夏口路崎岖。
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执殳。江关未撤警,淮寇尚稽诛。
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黄昏钟寂寂,清晓角呜呜。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波红日斜没,沙白月平铺。
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眇默思千古,苍茫想八区。孔穷缘底事,颜夭有何辜。
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穷通应已定,圣哲不能逾。
况我身谋拙,逢他厄运拘。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险阻尝之矣,栖迟命也夫。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书床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贫室如悬磬,端忧剧守株。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兀兀都疑梦,昏昏半是愚。女惊朝不起,妻怪夜长吁。
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自然悲聚散,不是恨荣枯。
去夏微之疟,今春席八殂。天涯书达否,泉下哭知无。
谩写诗盈卷,空盛酒满壶。只添新怅望,岂复旧欢娱。
壮志因愁减,衰容与病俱。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
楼暗攒倡妇,堤长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
见果皆卢橘,闻禽悉鹧鸪。山歌猿独叫,野哭鸟相呼。
岭徼云成栈,江郊水当郛。月移翘柱鹤,风泛飐樯乌。
鳌碍潮无信,蛟惊浪不虞。鼍鸣江擂鼓,蜃气海浮图。
树裂山魈穴,沙含水弩枢。喘牛犁紫芋,羸马放青菰。
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奴。泥中采菱芡,烧后拾樵苏。
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气序凉还热,光阴旦复晡。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
渭北田园废,江西岁月徂。忆归恒惨淡,怀旧忽踟蹰。
自念咸秦客,尝为邹鲁儒。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赋力凌鹦鹉,词锋敌辘轳。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崔杜鞭齐下,元韦辔并驱。名声逼扬马,交分过萧朱。
世务轻摩揣,周行窃觊觎。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共遇升平代,偏惭固陋躯。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
美服颁王府,珍羞降御厨。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柏殿行陪宴,花楼走看酺.神旗张鸟兽,天籁动笙竽。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定场排越伎,促坐进吴歈.
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歌鬟低翠羽,舞汗堕红珠。
别选闲游伴,潜招小饮徒。一杯愁已破,三醆气弥粗。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
论笑杓胡律,谈怜巩嗫嚅。李酣犹短窦,庾醉更蔫迂。
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
筹并频逃席,觥严列置盂。满卮那可灌,颓玉不胜扶。
入视中枢草,归乘内厩驹。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
日近恩虽重,云高势却孤。翻身落霄汉,失脚倒泥涂。
博望移门籍,浔阳佐郡符。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
即日辞双阙,明朝别九衢。播迁分郡国,次第出京都。
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邘。岘阳亭寂寞,夏口路崎岖。
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执殳。江关未撤警,淮寇尚稽诛。
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黄昏钟寂寂,清晓角呜呜。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波红日斜没,沙白月平铺。
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眇默思千古,苍茫想八区。孔穷缘底事,颜夭有何辜。
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穷通应已定,圣哲不能逾。
况我身谋拙,逢他厄运拘。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险阻尝之矣,栖迟命也夫。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书床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贫室如悬磬,端忧剧守株。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兀兀都疑梦,昏昏半是愚。女惊朝不起,妻怪夜长吁。
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自然悲聚散,不是恨荣枯。
去夏微之疟,今春席八殂。天涯书达否,泉下哭知无。
谩写诗盈卷,空盛酒满壶。只添新怅望,岂复旧欢娱。
壮志因愁减,衰容与病俱。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壮志(壯志)zhuàng zhì
豪壮的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传论》:“而 张俭 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北史·王罴王思政尉迟迥王轨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唐 骆宾王 《边城落日》诗:“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明 李东阳 《吕梁洪二十韵》:“高歌逆天风,壮志方慷慨。” 毛泽东 《到韶山》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漢語大詞典》
因 yīn《國語辭典》
因 [ yīn ]
动- 凭借、依据、利用。如:「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金史·卷七七·宗弼传》:「宗弼乃因老鹳河故道开三十里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
- 承袭、沿袭。如:「因袭」。《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 增添、积累。《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史记·卷三○·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原由、缘故。如:「起因」、「诱因」、「原因」、「成因」、「事出有因」、「前因后果」。
- 经由、透过。《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 由于。如:「因公出差」、「因事请假」。唐·李白〈崔秋浦柳少府〉诗:「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
- 乘、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此天之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 于是、从而。《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镜花缘·第四八回》:「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
- 就、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名-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减 ( 減 ) jiǎn
减 [ jiǎn ]
-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价。~员。缩~。削~。偷工~料。
- 降低程度,衰退:~轻。~弱。~少。~色。~产。~免。~缓。
衰 shuāi/cuī《國語辭典》
衰 [ shuāi ]
動- 減退、由強盛而微弱。《楚辭·屈原·九章·涉江》:「余幼好比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禮記·王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
- 閩南方言。義同祟。指倒楣,運氣差。如:「今天真衰,無緣無故碰了個大釘子。」
衰 [ cuī ]
名- 用粗麻布做成的毛邊喪服。《禮記·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為母,括髮以麻,免而以布,齊衰惡笄以終喪。」
- 依一定的等級層遞而降。《管子·小匡》:「相地而衰其政,則民不移矣。」
容 róng《國語辭典》
容 [ róng ]
动- 含纳。如:「容身之所」。《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 收留。《左传·僖公七年》:「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 宽待、原谅。《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雠。」
- 修饰、妆饰。如:「女为悦己者容」。宋·辛弃疾〈江神子·梅梅柳柳斗纤秾〉词:「梅梅柳柳斗纤秾。乱山中,为谁容?」
- 可、允许。如:「容许」。《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窃感古人一饭之报,况言𪡏遇而容不尽乎?」
- 面貌。《诗经·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 承装量。汉·王充《论衡·骨相》:「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
- 姓。如明代有容悌与。
- 应当。《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宫省之内,容有阴谋。」
- 或许、也许。如:「容或有之」。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粹精》:「凡稻最佳九穰一秕,倘风雨不时,耘耔失节,则六穰四秕者容有之。」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病 bìng《國語辭典》
病 [ bìng ]
名- 指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亦指生理或心理方面产生不正常的状态。如:「疾病」、「肝病」、「心病」、「相思病」、「病入膏肓」。
- 瑕疵、短处。如:「语病」、「通病」、「弊病」。《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
- 生病、患病。如:「她病了三天,变得相当憔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 为其所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 损害。如:「祸国病民」。《战国策·东周策》:「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
- 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恨、怨恨。《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诸王传下·文帝诸子传》:「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见幸,恚恨致崩。故劭深病潘氏及濬。」
- 指责、不满。《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
- 有病的。如:「病容」、「病人」、「病夫」。
- 枯干的。唐·杜甫〈薄游〉诗:「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疲惫。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动-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