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朱熹宋代〕《读书要三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只是诵数自然上口久远

只是 zhǐ shì
(1).仅仅是;不过是。 唐 韩愈 《镜潭》诗:“鱼鰕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宋 苏轼 《乞罢登莱榷盐状》:“﹝ 登州 ﹞计入海中三百里,地瘠民贫,商贾不至,所在盐货,只是居民喫用。” 刘大白 《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有一部《苗防备览》记载了些官方文件,但那只是一部枯燥无味的官书。”
(2).就是。《西游记》第四六回:“我师父乃至诚君子……説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
(3).一直;一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杨素梅 ﹞好生不快,又不好説得出来。对着 龙香 只是啼哭。”
(4).表示轻微的转折。不过;但是。《水浒传》第四一回:“虽然如此,只是无人识得路境,不知他地理如何。”《快心编一集》第三回:“便依你往京中去,只是关河迢递,须得一个能事人同行方好。”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县委知道她的工作作风是舍得干,不信邪,肯吃苦耐劳,能独当一面,只是由于算术不高明,她的汇报里的数目字、百分比,有时不见得十分精确。”
(5).只因为。《水浒传》第十六回:“吾闻江湖上多人曾説 加亮先生 大名,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只是保正疏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  ——《漢語大詞典》
要 yào/yāo《國語辭典》

要 [ yào ]

  1. 關鍵、重點。如:「提要」、「綱要」、「摘要」。
  1. 索取、討取。如:「要帳」、「要飯」。
  2. 收為己有。如:「這件衣服我要了。」
  3. 請求、拜託。如:「他要我替他辦一件事。」
  4. 需要。如:「我要一枝筆。」
  1. 重大的、重要的。如:「要港」、「要人」、「要職」。
  2. 切當的。參見「要道 」條。
  1. 概括、總括。用於文言文。如:「要言之,為人應以誠字居心。」《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
  2. 應該。如:「你要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3. 即將。如:「我要出門了。」、「天要下雨了。」
  4. 表示提醒或命令人做某事。如:「不論環境如何困厄,我們都要腳踏實地,好好做人。」、「別忘了要告訴他,要仔細檢查,別再出錯。」
  5. 表示想、希望做某事。唐·韓愈〈竹逕〉詩:「若要添風月,應除數百竿。」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一二齣》:「要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
  1. 如果。表示假設的關係。如:「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2. 要麼的簡稱。表示選擇的關係。如:「這件事要就是不做,要就是一口氣將它完成。」

要 [ yāo ]

  1. 人體軀幹的中段部分。《說文解字·舁部》:「要,身中也。」《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通「腰」。
  2. 盟約。《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三國魏·何晏·集解:「孔曰:『久要,舊約也。』」
  3. 姓。如漢代有要競。
  1. 約定、約束。《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2. 邀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3. 求取。如:「要求」。《孟子·告子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4. 脅迫。如:「要挾」。《論語·憲問》:「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5. 攔阻、截擊。《孟子·公孫丑下》:「使數人要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期。』」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诵数(誦數)sòng shù
(1).反复诵读。《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今日之时文,有非诵数时文所得者乎?”
(2).引申为记诵、背诵。 宋 王圭 《议贡举庠序奏状》:“又诸科徒专诵数之学,无补于时。”《宋史·选举志一》:“而四方执经艺者专于诵数,趋乡举者狃于文辞,与古所谓‘三物宾兴,九年大成’,亦已盭矣。”《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黜罢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惰之兵。”  ——《漢語大詞典》
遍 biàn《國語辭典》

遍 [ ​biàn ]

读音
  1. 全部、整个。形容到处都是。如:「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满山遍野」。宋·张俞〈蚕妇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1. 没有一处遗漏的。如:「遍布」、「遍历」、「红遍东南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 布满。如:「朋友遍天下」。
  1. 量词。计算动作头尾经历的单位。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遍 [ ​piàn ]

语音
  1. (一)​之语音。
自然 zì rán
(1).天然,非人为的。《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汉书·李固传》:“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 宋 欧阳修 《明用》:“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
(2).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 江夏 黄琼 ,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 宋 秦观 《次韵何子温》:“谈笑自然群吏肃,何须酒后 次公 狂。” 巴金 《春》十二:“她很激动,不觉微微地红了脸,动作也显得更不自然了。”
(3).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宋 叶适 《台州高君墓志铭》:“华枝蔓叶,自然消落。” 冰心 《两个家庭》:“无奈我连米盐的价钱都不知道,并且也不能终日坐在家里,只得听其自然。”
(4).犹当然。《北史·裴叔业传》:“唯应送家还都以安慰之,自然无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催餉的官吏,还不曾转来,一到自然给发。”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  ——《漢語大詞典》
上口 shàng kǒu
通道的上部,即入口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经维络,别下於三焦” 唐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在心,下鬲在胃上口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 沙水 又东,与 康沟水 合,水首受 洧水 於 长社县 东……后人遏其上口,今水盛则北注,水耗则輟流。”
(1).指诵读诗文纯熟,能顺口而出。《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追諡 羽 曰 壮繆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羽 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朱子全书·学六·读书法》:“常时暗诵默思,反復研究,未上口时须教上口,未通透时须教通透。” 章炳麟 《赠大将军邹君墓表》:“君少慧,年十二,诵《九经》《史记》《汉书》,皆上口。”
(2).指诗文写得流利,读起来顺口。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今所传有 黄帝 《道言》《金人铭》, 颛顼 《丹书》, 帝喾 《政语》,虽并出 秦 汉 人书,不足凭信,而大抵协其音,偶其词,使读者易于上口。” 巴金 《团圆》:“稿纸上字迹清楚,文字也不错,我一口气念了两遍,字字上口。”
(3).吃在嘴里。 茅盾 《秋收》一:“讲到芋头, 小宝 也还有几分欢喜,加点儿盐烧熟了,上口也还香腻。”
(4).指可口。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密林一日》:“我吃得最上口的是主人为大家喝小米粥而准备的苦菜。”  ——《漢語大詞典》
久远(久遠)jiǔ yuǎn
(1).长久;长远。《孟子·万章上》:“ 舜 、 禹 、 益 ,相去久远。” 宋 苏轼 《谢欧阳内翰书》:“大者鏤之金石,以传久远。” 明 方孝孺 《与童伯礼书》:“足下独能知其非是,为子孙垂久远之业。”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这是多么久远以前一个作家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呀。”
(2).广阔辽远。《汉书·礼乐志》:“吾易久远,烛明四极。” 颜师古 注:“久犹长也,自言疆易远大耳。”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忘 wàng《國語辭典》

忘 [ ​wàng ]

语音
  1. 不记得。如:「勿忘我」、「后事不忘前事之师」、「乐而忘返」、「废寝忘食」、「得意忘形」。
  2. 遗失、丧失。《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唐·颜师古·注:「忘,亡也。吴王杀之,被以恶名,失其善称号。」《文选·陆机·叹逝赋》:「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3. 遗弃、舍弃。《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 [ ​wáng ]

读音
  1. (一)​之读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