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放逐 fàng zhú
流放。《战国策·魏策一》:“昔者,三 苗 之居……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 禹 放逐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昔 尧 舜 放逐骨肉, 周公 杀 管 蔡 ,天下称圣,不以私害公。” 金 王若虚 《文辨二》:“ 柳子厚 放逐既久,憔悴无聊,不胜愤激,故触物遇事輒弄翰以自託。” 韩北屏 《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酋王﹞过了四年囚禁生活,最后被放逐到 塞舌尔群岛 。”亦泛指驱赶。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从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 ——《漢語大詞典》
流离(流離)liú lí
(1).因灾荒战乱流转离散。《汉书·刘向传》:“死者恨於下,生者愁於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饉,物故流离以十万数。” 颜师古 注:“流离,谓亡其居处也。”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吾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遇 犬戎 之乱,流离西域,百有餘年。” 清 方文 《秋浦感怀呈刘伯宗》诗:“况乃逢世乱,流离客他乡。” 邹韬奋 《遗嘱》:“二十餘年来追随诸先进,努力於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竭尽愚钝,全力以赴,虽颠沛流离,艰苦危难,甘之如飴。”
(2).指流转离散的人。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内藏诸库,储积丰衍,今流离满道,若量出賑救,此亦民财也。” 王闿运 《陈景雍传》:“县瘠苦僻陋,又残破,流离满途。”
(3).犹淋漓。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晋 陆机 《文赋》:“始躑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餘,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4).光彩纷繁貌。 汉 扬雄 《甘泉赋》:“曳红采之流离兮,颺翠气之宛延。” 清 周亮工 《宋去损〈冰荔编〉序》:“予尝凿冰於北矣,霜雪交沦,层波成凌,峨峨皑皑,流离光彻。”
(5).流利而富文采。 晋 潘尼 《安身论》:“虽繁计策,广术艺,审刑名,峻法制,文辨流离,议论絶世,不得与争功。”《晋书·张辅传》:“又 迁 为 苏秦 、 张仪 、 范雎 、 蔡泽 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
(6).流转、圆转貌。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流离木杪猿,翩躚山巔鹤。”
(7).指用网捕捉禽鸟,使之无所逃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流离轻禽,蹵履狡兽。” 颜师古 注:“流离,困苦之也。”一说,放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李善 注:“ 张揖 曰:流离,放散也…… 善 曰: 张 説是也。”
(8).枭的别名。《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陆玑 疏:“流离,梟也。自 关 而西谓梟为流离。” 清 恽敬 《鸱鸮说》:“鴞如鳩,一名鵩,一名流离是也。土鴞食母,一名梟鴟是也。”
(9).即琉璃。宝石名。后亦指一种烧制成的釉料或玻璃。《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国 ﹞出……珠璣、珊瑚、虎魄、璧流离。” 颜师古 注引《魏略》:“ 大秦国 出赤、白、黑、黄、青、緑、縹、紺、红、紫十种流离。”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瑠璃瓶》:“ 徽宗 尝以紫流离胆缾十付小璫,使命匠范金托其里。”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明窗敞流离,高炉爇香烟。” ——《漢語大詞典》
(2).指流转离散的人。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内藏诸库,储积丰衍,今流离满道,若量出賑救,此亦民财也。” 王闿运 《陈景雍传》:“县瘠苦僻陋,又残破,流离满途。”
(3).犹淋漓。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晋 陆机 《文赋》:“始躑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餘,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4).光彩纷繁貌。 汉 扬雄 《甘泉赋》:“曳红采之流离兮,颺翠气之宛延。” 清 周亮工 《宋去损〈冰荔编〉序》:“予尝凿冰於北矣,霜雪交沦,层波成凌,峨峨皑皑,流离光彻。”
(5).流利而富文采。 晋 潘尼 《安身论》:“虽繁计策,广术艺,审刑名,峻法制,文辨流离,议论絶世,不得与争功。”《晋书·张辅传》:“又 迁 为 苏秦 、 张仪 、 范雎 、 蔡泽 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
(6).流转、圆转貌。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流离木杪猿,翩躚山巔鹤。”
(7).指用网捕捉禽鸟,使之无所逃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流离轻禽,蹵履狡兽。” 颜师古 注:“流离,困苦之也。”一说,放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李善 注:“ 张揖 曰:流离,放散也…… 善 曰: 张 説是也。”
(8).枭的别名。《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陆玑 疏:“流离,梟也。自 关 而西谓梟为流离。” 清 恽敬 《鸱鸮说》:“鴞如鳩,一名鵩,一名流离是也。土鴞食母,一名梟鴟是也。”
(9).即琉璃。宝石名。后亦指一种烧制成的釉料或玻璃。《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国 ﹞出……珠璣、珊瑚、虎魄、璧流离。” 颜师古 注引《魏略》:“ 大秦国 出赤、白、黑、黄、青、緑、縹、紺、红、紫十种流离。”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瑠璃瓶》:“ 徽宗 尝以紫流离胆缾十付小璫,使命匠范金托其里。”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明窗敞流离,高炉爇香烟。” ——《漢語大詞典》
至于(至於)zhì yú
亦作“ 至於 ”。
(1).到;达到。于,助词,无义。《书·盘庚上》:“王命众,悉至于庭。”《论语·学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 宋 苏轼 《表忠观碑》:“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添兵》:“ 五代 之际,四方割裂,以区区中州之地, 晋 汉 之兵尝至於数十万人。”
(2).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国语·周语中》:“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於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注意于大众的艺术家,来注意于这些东西,大约也未必错,至于仍要加以提炼,那也是无须赘说的。”
(3).连词。提出突出事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犹竟至于,甚至于。《北史·魏彭城王勰传》:“自 孝文 不豫, 勰 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於衣不解带,乱首垢面。”
(4).连词。承接上文,表示下文是上文引出的结果。犹以致于。《后汉书·宦者传论》:“ 竇武 、 何进 ,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嚣怨,协羣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
(5).连词。犹即使是,即便是。《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唐 杜荀鹤 《乱后逢村叟》诗:“还似平寧徵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至於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6).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犹竟然。《史记·伍子胥列传》:“今子故 平王 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少年饮之,至於口鼻出血,盖性极暖也。” ——《漢語大詞典》
(1).到;达到。于,助词,无义。《书·盘庚上》:“王命众,悉至于庭。”《论语·学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 宋 苏轼 《表忠观碑》:“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添兵》:“ 五代 之际,四方割裂,以区区中州之地, 晋 汉 之兵尝至於数十万人。”
(2).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国语·周语中》:“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於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注意于大众的艺术家,来注意于这些东西,大约也未必错,至于仍要加以提炼,那也是无须赘说的。”
(3).连词。提出突出事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犹竟至于,甚至于。《北史·魏彭城王勰传》:“自 孝文 不豫, 勰 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於衣不解带,乱首垢面。”
(4).连词。承接上文,表示下文是上文引出的结果。犹以致于。《后汉书·宦者传论》:“ 竇武 、 何进 ,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嚣怨,协羣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
(5).连词。犹即使是,即便是。《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唐 杜荀鹤 《乱后逢村叟》诗:“还似平寧徵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至於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6).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犹竟然。《史记·伍子胥列传》:“今子故 平王 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少年饮之,至於口鼻出血,盖性极暖也。” ——《漢語大詞典》
再三 zài sān
(1).第二次第三次;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易·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则不告。” 孔颖达 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则不告。”《史记·孔子世家》:“﹝ 齐 ﹞陈女乐文马於 鲁 城南 高门 外。 季桓子 微服往观再三,将受。” 唐 李白 《南阳送客》诗:“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老残游记》第二回:“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 朱自清 《背影》:“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犹言非常,极其。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 霸王 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繆。”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未曾过门的时节,我替那女子十分担忧,又与这村郎再三害怕,不知进门的时节,怎生吵闹,何计调停。” ——《漢語大詞典》
(2).犹言非常,极其。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 霸王 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繆。”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未曾过门的时节,我替那女子十分担忧,又与这村郎再三害怕,不知进门的时节,怎生吵闹,何计调停。” ——《漢語大詞典》
志气(志氣)zhì qì
(1).意志和精神。《庄子·盗跖》:“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且 延陵 高 子臧 之风, 长卿 慕 相如 之节,志气所託,亦不可夺也。”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定其律吕,授以节奏,调摄志气,宣畅性情。”
(2).志向和气概。《后汉书·贾复传》:“ 贾君 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於学,将相之器也。” 唐 刘禹锡 《效阮公体》诗之一:“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闻蜚娥 ﹞模样虽是娉婷,志气赛过男子。” 峻青 《海啸》第一章:“好孩子,有志气,不愧是 马海山 的后代。” ——《漢語大詞典》
(2).志向和气概。《后汉书·贾复传》:“ 贾君 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於学,将相之器也。” 唐 刘禹锡 《效阮公体》诗之一:“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闻蜚娥 ﹞模样虽是娉婷,志气赛过男子。” 峻青 《海啸》第一章:“好孩子,有志气,不愧是 马海山 的后代。” ——《漢語大詞典》
自若 zì ruò
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国语·越语下》:“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史记·陈涉世家》:“ 雍州 之地、 殽 函 之固自若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及见 武皇帝 试闭 左慈 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常云可五十年不食,正尔,復何疑哉?” 宋 苏轼 《滕县公堂记》:“其后世俗日以奢靡,而 徐公 固自若也。” 清 邵长蘅 《阎典史传》:“ 应元 慷慨登陴,意气自若。” ——《漢語大詞典》
也 yě《國語辭典》
也 [ yě ]
助-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