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月高栖鹊重移树,风劲流萤自入檐。

陆游宋代〕《夏夜

酒力初消睡未厌,卧看香缕绕疏帘。
月高栖鹊重移树,风劲流萤自入檐。
长夏迢迢秋尚远,孤愁冉冉病相兼。
老人本是山中客,扫迹元非畏楚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月高栖鹊重移风劲流萤

月高(月高)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其一 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
唐 刘禹锡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
唐 杜牧 张好好诗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唐 翁承赞 奉使封王次宜春驿 云断自宜乡树出,月高犹伴客心悬。
唐 罗隐 秋日酬张特玄 风急几闻江上笛,月高谁共酒家楼。
唐 灵一 江行寄张舍人 月高星使东看远,云破霜鸿北度迟。
元 朱德润 和虞先生榆林中秋对月 月高星藏光,天静四山出。  ——《骈字类编》
栖鹊(栖鹊)
高启闻早蛩赋息号蝉之繁喧罢栖鹊之暗警  ——《韵府拾遗 药韵》
重移 zhòng yí
谓难以发动。 汉 袁康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 伍子胥 ﹞谓其舍人曰:去,此邦堂堂,被山带河,其民重移。” 张宗祥 校注:“原注一作侈。按《考工记·舆人》‘饰车欲侈’, 杜 注通移。然此处当作动解。移,动也。见《国语·晋语》‘弗能移也’注。盖言 齐 晋 大国,其民难动,不能藉以报仇也。”  ——《漢語大詞典》
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一~梅花。
  5. 姓。
风劲(风劲)
卢肇天河赋白榆风劲析木烟秋城王维观猎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  ——《骈字类编》
流萤(流螢)liú yíng
飞行无定的萤。 南朝 齐 谢朓 《玉阶怨》诗:“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復息。” 唐 杜牧 《秋夕》诗:“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碧野 《金鸡菊》:“特别有趣的是,黑夜,有一点点流萤在草丛中穿飞。”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檐 yán《國語辭典》

檐 [ yán ]

  1. 同「簷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