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杨梅(楊梅)yáng méi
(1).常绿乔木,叶互生,长椭圆形,花褐色,雌雄异株。核果球形,表面有粒状突起,味酸甜,可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梬枣杨梅,樱桃蒲陶……罗乎后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杨梅》:“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 清 陈淏子 《花镜·花果类考·杨梅》:“每遇雨肥水渗下,则结实必大而甜,若以桑树接杨梅则不酸。”
(2).这种植物的果实。 唐 李白 《叙旧赠江南宰陆调》诗:“ 江 北荷花开, 江 南杨梅熟。” 清 王士禛 《广州竹枝》诗之三:“杏子枇杷都上市,玉盘三月有杨梅。”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七:“晚上 李子荣 来了,给 马老先生 买了一把儿香蕉,一小筐儿杨梅。”
(3).方言。草莓。
(4).见“ 杨梅疮 ”。 ——《漢語大詞典》
(2).这种植物的果实。 唐 李白 《叙旧赠江南宰陆调》诗:“ 江 北荷花开, 江 南杨梅熟。” 清 王士禛 《广州竹枝》诗之三:“杏子枇杷都上市,玉盘三月有杨梅。”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七:“晚上 李子荣 来了,给 马老先生 买了一把儿香蕉,一小筐儿杨梅。”
(3).方言。草莓。
(4).见“ 杨梅疮 ”。 ——《漢語大詞典》
线 ( 綫 線 ) xiàn
线 [ xiàn ]
-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棉~。~圈。~材。~绳。
-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曲~。~条。
- 像线的东西:光~。视~。~索(➊事情的头绪或门径;➋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生命~。
-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希望。
紫 zǐ《國語辭典》
紫 [ zǐ ]
名- 红、蓝合成的颜色。《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 姓。如宋代有紫景望。
开园(開園)kāi yuán
谓园中果子成熟,刚开始采摘。《西游记》第八二回:“ 三藏 道:‘娘了,新开园的果子爱吃,所以去得快了。’” ——《漢語大詞典》
晚 wǎn《國語辭典》
晚 [ wǎn ]
名- 黄昏、日落时分。《说文解字·日部》:「晚,莫也。」清·段玉裁·注:「莫者,日且冥也。」
- 夜间。如:「晚间」、「昨晚」。《水浒传·第一○回》:「李小二夫妻两个,捏著两把汗,当晚无事。」
- 对长辈的自称。如:「学晚」。《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极蒙台爱,恕治晚不能躬送了。」
- 将尽的。宋·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诗:「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 继任的、后来的。如:「晚娘」。《淮南子·本经》:「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
- 迟。如:「相见恨晚」。《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
蓴 chún《國語辭典》
莼 [ chún ]
名- 植物名。莼菜科莼菜属,多年生水草。叶椭圆形,浮生水面,茎叶背面有黏液,夏日开红紫色花。嫩叶可作羹汤,味鲜美。多生于池沼中。也称为「缺盆菜」、「莼菜」。
菜 cài《國語辭典》
菜 [ cài ]
名- 蔬类的总称。如:「白菜」、「菠菜」。《礼记·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
- 肴馔的总称。如:「川菜」、「素菜」。《北史·卷三四·胡叟传》:「饭菜精洁,醢酱调美。」
- 差劲、不出色。如:「菜鸟」、「这么菜的成绩,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丝 ( 絲 ) sī
丝 [ sī ]
-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
-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 两端的距离:~度。
-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 生长,成长:~疮。
- 增加:~知识。
-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入市 rù shì
古代常在市曹行刑,故称绑赴刑场正法为“入市”。 明 张居正 《又答大同巡抚贾春宇》:“彼计沮气衰,将自敛矣。近闻已就羈紲,入市有日,未知究竟如何?” ——《漢語大詞典》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形-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