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高亭(高亭)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 ——《骈字类编》
新筑(新築)xīn zhù
(1).新筑成。 唐 雍陶 《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2).新建筑的房屋。 唐 戴叔伦 《南野》诗:“东山有遗塋,南野起新筑。” ——《漢語大詞典》
(2).新建筑的房屋。 唐 戴叔伦 《南野》诗:“东山有遗塋,南野起新筑。” ——《漢語大詞典》
冠 guān/guàn《國語辭典》
冠 [ guān ]
名- 帽子。如:「皇冠」、「凤冠」、「桂冠」、「怒发冲冠」。《左传·哀公十五年》:「君子死,冠不免。」
- 位于顶端像帽子的东西。如:「鸡冠」、「花冠」。南朝陈·徐陵〈斗鸡〉诗:「花冠已冲力,芥爪复惊媒。」
冠 [ guàn ]
动- 戴帽子。《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
- 男子已成年。唐·刘禹锡〈子刘子自传〉:「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长成一十七岁,生得一表人才,须然已冠,尚未娶妻。」
- 覆盖。《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仆射》:「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 超越、领先。如:「独冠群芳」。《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太史公曰》:「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 加上。如:「冠夫姓」、「冠罪名」。
- 一种古代的仪式。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后亦称成年男子为「冠」。《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 第一的、最优秀的。如:「冠军」。
鳌峰
亦作“鰲峰”。
1.指翰林院。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一:“ 宋景文公 守 益州 ……为承旨,又作诗曰:‘粉署重来忆旧游,蟠桃开尽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头。’” 元 黄溍 《上都分院》诗:“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步趋丹陛,入鹤籞而知严;手校紫泥,临鼇峯而滋惕。”
2.指江海中的岛屿。因如巨鳌背负山峰,故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灵洲山》:“ 西 北 二江之来,至 广州 ,先以 灵洲 为砥柱,次以 海珠 ,次以 海印 ,次以 禺珠 ,皆在水中央,所谓鰲峯也。” ——《漢語大詞典》
1.指翰林院。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一:“ 宋景文公 守 益州 ……为承旨,又作诗曰:‘粉署重来忆旧游,蟠桃开尽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头。’” 元 黄溍 《上都分院》诗:“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步趋丹陛,入鹤籞而知严;手校紫泥,临鼇峯而滋惕。”
2.指江海中的岛屿。因如巨鳌背负山峰,故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灵洲山》:“ 西 北 二江之来,至 广州 ,先以 灵洲 为砥柱,次以 海珠 ,次以 海印 ,次以 禺珠 ,皆在水中央,所谓鰲峯也。” ——《漢語大詞典》
眼力 yǎn lì
(1).视力。 唐 姚合 《武功县居》诗:“簿书销眼力,盃酒耗心神。” 宋 陆游 《登塔》诗:“眼力老未减,足疾新有瘳。” 冰心 《三寄小读者》九:“我一口气看了下去,坐久了,眼力用多了,就觉得精神恍惚,天地异色!”
(2).欣赏鉴别的能力;眼光;见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前辈知人》:“初非有 袁 李 之术,特眼力高,閲人多故尔。”《西游记》第四十回:“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奴家没有眼力,不辨高低。”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 任老四 爽朗地笑着,很满意自己观察事物的眼力。” ——《漢語大詞典》
(2).欣赏鉴别的能力;眼光;见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前辈知人》:“初非有 袁 李 之术,特眼力高,閲人多故尔。”《西游记》第四十回:“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奴家没有眼力,不辨高低。”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 任老四 爽朗地笑着,很满意自己观察事物的眼力。” ——《漢語大詞典》
超然 chāo rán
(1).远貌;高貌。 汉 班彪 《王命论》:“超然远览,渊然深识。”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超然万里去,识者为不乐。”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盘山》:“登舍利塔,诸山皆隐没出其下,徘徊指点,大地空茫,真足驱使羣峰超然雄视矣。”
(2).高超出众。《楚辞·卜居》:“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陆游 《哭杜府君》诗:“超然众客中,可慕不待揖。”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学士文》:“海内万士,於中有君。其气超然,不可辈羣。”
(3).谓离尘脱俗。《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晋 陶潜 《劝农》诗:“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歛衽,敬讚德美。” 唐 李德裕 《舴艋舟》诗:“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西游记》第九三回:“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4).高出;脱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明 王守仁 《答陆原静书》:“岂良知復超然於体用之外乎?”
(5).豁然。迅速貌。《韩诗外传》卷九:“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藩篱之雀,喔吚而笑之。及其升少阳,一詘一信,展羽云间,藩篱之雀超然自知不及远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 贞元 初,主上超然觉悟,乃下詔去其徽号,直称皇帝,合於古矣。”
(6).犹怅然。《庄子·徐无鬼》:“ 武侯 超然不对。”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犹悵然也。” 唐 刘得仁 《送王书记归邠州》诗:“ 陈琳 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宋 苏轼 《冬至日赠安节》诗:“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 九女墩 前心向往, 三閭阁 上意超然。” ——《漢語大詞典》
(2).高超出众。《楚辞·卜居》:“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陆游 《哭杜府君》诗:“超然众客中,可慕不待揖。”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学士文》:“海内万士,於中有君。其气超然,不可辈羣。”
(3).谓离尘脱俗。《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晋 陶潜 《劝农》诗:“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歛衽,敬讚德美。” 唐 李德裕 《舴艋舟》诗:“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西游记》第九三回:“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4).高出;脱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明 王守仁 《答陆原静书》:“岂良知復超然於体用之外乎?”
(5).豁然。迅速貌。《韩诗外传》卷九:“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藩篱之雀,喔吚而笑之。及其升少阳,一詘一信,展羽云间,藩篱之雀超然自知不及远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 贞元 初,主上超然觉悟,乃下詔去其徽号,直称皇帝,合於古矣。”
(6).犹怅然。《庄子·徐无鬼》:“ 武侯 超然不对。”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犹悵然也。” 唐 刘得仁 《送王书记归邠州》诗:“ 陈琳 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宋 苏轼 《冬至日赠安节》诗:“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 九女墩 前心向往, 三閭阁 上意超然。” ——《漢語大詞典》
信 xìn/shēn《國語辭典》
信 [ xìn ]
名- 誠實不欺。如:「講信修睦」。《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書札、書簡。如:「書信」、「平信」、「掛號信」。
- 消息、音訊。如:「音信」、「凶信」、「口信」。
- 使者、送信件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
- 符契、憑證。如:「印信」。《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
- 姓。如宋代有信世昌。
- 聽從、不懷疑。如:「相信」、「深信不疑」、「不可置信」。
- 敬仰、崇奉。如:「信奉」、「信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 知曉、知道。宋·晏殊〈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詞:「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聊齋志異·卷七·青蛾》:「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
- 連宿兩晚。如:「信宿」。《左傳·襄公十八年》:「信于城下而還。」晉·杜預·注:「信,再宿也。」
- 確實、的確、果真。《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
- 隨意、任憑。如:「信口開河」、「信手拈來」。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信 [ shēn ]
動- 伸直、舒展。《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通「伸」。
- 陳述表白。《穀梁傳·隱公元年》:「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通「申」。
不同 bù tóng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漢語大詞典》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