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迳似通人往还。
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深泼绿。
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閒鸡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是蓬莱非。
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当时只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采药山人去不归,啖松女子今何之。
种桃着花尚未实,未必岁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鸡黍,便好卜邻花底住。
中心自喜口不言,后日重来今且去。
凄然辞别便登舟,依旧花间溪水流。
插竹谩标来处路,鸣榔无复旧时游。
顾家一念仙凡隔,如梦惊回寻不得。
当时不与俗吏知,或可重寻旧踪迹。
五胡云扰岂减秦,晋人合作桃源人。
渔郎出山自失计,秦人绝踪应未仁。
渔郎渔郎休太息,渔家自有神仙国。
脍鲈沽酒醉芦花,此乐桃源人未识。
神仙有无何渺茫,退之此语诚非狂。
渊明作记亦直寄,便如东皋志醉乡。
秦风锲薄难与处,晋俗清虚何足数。
愿令天下尽桃源,不必武陵深处所。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迳似通人往还。
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深泼绿。
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閒鸡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是蓬莱非。
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当时只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采药山人去不归,啖松女子今何之。
种桃着花尚未实,未必岁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鸡黍,便好卜邻花底住。
中心自喜口不言,后日重来今且去。
凄然辞别便登舟,依旧花间溪水流。
插竹谩标来处路,鸣榔无复旧时游。
顾家一念仙凡隔,如梦惊回寻不得。
当时不与俗吏知,或可重寻旧踪迹。
五胡云扰岂减秦,晋人合作桃源人。
渔郎出山自失计,秦人绝踪应未仁。
渔郎渔郎休太息,渔家自有神仙国。
脍鲈沽酒醉芦花,此乐桃源人未识。
神仙有无何渺茫,退之此语诚非狂。
渊明作记亦直寄,便如东皋志醉乡。
秦风锲薄难与处,晋俗清虚何足数。
愿令天下尽桃源,不必武陵深处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晓来(曉來)xiǎo lái
天亮时。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鐘鼓传。” 宋 王安国 《清平乐》词:“ 小怜 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明 王守仁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诗之一:“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捲茆屋。”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记 ( 記 ) jì
记 [ jì ]
-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舟行
唐 宋之问 泛镜湖南溪 乘兴入幽栖,舟行日向低。
唐 孟浩然 早发渔浦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骈字类编》
唐 孟浩然 早发渔浦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骈字类编》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名-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动-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动-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 姓。如晋代有在育。
桃花 táo huā
亦作“ 桃华 ”。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漢語大詞典》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绝处(絶處)jué chǔ
1.绝妙之处。《南史·范晔传》:“吾於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於一絶处,亦復何异邪。”
2.毫无出路的境况。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沉自己的船’还要在绝处求生。” 夏衍 《走险记》一:“我们像是绝路逢生,连这种场合必需的客气话也不讲一句。” ——《漢語大詞典》
2.毫无出路的境况。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沉自己的船’还要在绝处求生。” 夏衍 《走险记》一:“我们像是绝路逢生,连这种场合必需的客气话也不讲一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