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代-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一)之讀音。
军 ( 軍 ) jūn
军 [ jūn ]
-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
-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
青坂 qīng bǎn
古地名。在 陕西 咸阳 东门外。 唐 杜甫 《悲青坂》诗:“我军 青坂 在东门,天寒饮马 太白 窟。” ——《漢語大詞典》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动-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 姓。如晋代有在育。
东门(東門)dōng mén
(1).东城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汉 张衡 《东京赋》:“西阻 九阿 ,东门于 旋 。”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四十:“ 汉 唐 时州郡多在京师之东,士大夫游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东门。”
(2).复姓。 春秋 鲁 公子遂 字 襄仲 ,居东门,号 东门襄仲 ,后因以为姓氏。 汉 有 东门云 。 ——《漢語大詞典》
(2).复姓。 春秋 鲁 公子遂 字 襄仲 ,居东门,号 东门襄仲 ,后因以为姓氏。 汉 有 东门云 。 ——《漢語大詞典》
天寒
唐 杜甫 佳人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其一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唐 王维 阙题二首 其一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 高适 入昌松东界山行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日落方收鼓,天寒更炙笙。
唐 项斯 边游 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唐 罗隐 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豫章地暖矜千尺,越峤天寒愧一枝。
唐 灵澈 宿东林寺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唐 皎然 从军行五首 其五 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
元 袁桷 次韵善之杂兴三首 其一 日落长镵柄,天寒白苧衣。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其一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唐 王维 阙题二首 其一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 高适 入昌松东界山行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日落方收鼓,天寒更炙笙。
唐 项斯 边游 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唐 罗隐 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豫章地暖矜千尺,越峤天寒愧一枝。
唐 灵澈 宿东林寺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唐 皎然 从军行五首 其五 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
元 袁桷 次韵善之杂兴三首 其一 日落长镵柄,天寒白苧衣。 ——《骈字类编》
饮马(飲馬)yìn mǎ
(1).给马喝水。《左传·襄公十七年》:“ 卫 孙蒯 田于 曹 隧,饮马于 重丘 ,毁其瓶。”《太平御览》卷六四二引《璅语》:“ 晋 治氏 女徒病,弃之。 舞嚚 之马僮饮马而见之。”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第二天, 小王 邀 赵玉林 去找 郭全海 ,在 李 家的井边,碰到了他,他正在饮马。”
(2).谓使战争临于某地;通过战争扩大疆土至某地。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子 北,师次于 郔 。 沈尹 将中军, 子重 将左 子反 将右,将饮马于 河 而归。”《史记·秦本纪》:“ 德公 元年,初居 雍城 大郑宫 ,以牺三百牢祠 鄜畤 。卜居 雍 ,后子孙饮马於 河 。” 唐 沈下贤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郭公墓志》:“ 代宗 初, 犬戎 饮马 昆明 ,至于御沟。”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饮马 扬子江 ,触处见将才。” ——《漢語大詞典》
(2).谓使战争临于某地;通过战争扩大疆土至某地。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子 北,师次于 郔 。 沈尹 将中军, 子重 将左 子反 将右,将饮马于 河 而归。”《史记·秦本纪》:“ 德公 元年,初居 雍城 大郑宫 ,以牺三百牢祠 鄜畤 。卜居 雍 ,后子孙饮马於 河 。” 唐 沈下贤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郭公墓志》:“ 代宗 初, 犬戎 饮马 昆明 ,至于御沟。”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饮马 扬子江 ,触处见将才。” ——《漢語大詞典》
太白 tài bái
(1).星名,即金星。又名启明、长庚。《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司马贞 索隐:“太白晨出东方,曰啟明。”
(2).古星象家以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以喻兵戎。 唐 李白 《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太白经天,旄头彻夜光射。”
(3).旗名。 宋 陈亮 《忠臣传序》:“然君父不以无道贬尊,则 武庚 视太白之旗,必有大不忍於此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馘 安禄山 之首,悬之太白。”
(4).河神名。《文选·枚乘〈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 李善 注引 许慎 曰:“ 冯迟 、 太白 ,河伯也。”
(5).即大白。大酒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上马杯》:“ 莱公 酌太白饮之,曰‘上马杯’。” 明 高启 《次韵答朱冠君游城西之作》:“笑看明月问狂客,我举太白君当浮。”
(6).山名。在 陕西省 眉县 东南。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西当 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絶 峨眉 巔。”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太白山 ,在 凤翔府 郿县 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 关 中诸山莫高於此。其山巔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 清 黄遵宪 《闻车驾又幸西安》诗:“ 太白 去天真一握,裨瀛环海更西流。” ——《漢語大詞典》
(2).古星象家以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以喻兵戎。 唐 李白 《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太白经天,旄头彻夜光射。”
(3).旗名。 宋 陈亮 《忠臣传序》:“然君父不以无道贬尊,则 武庚 视太白之旗,必有大不忍於此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馘 安禄山 之首,悬之太白。”
(4).河神名。《文选·枚乘〈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 李善 注引 许慎 曰:“ 冯迟 、 太白 ,河伯也。”
(5).即大白。大酒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上马杯》:“ 莱公 酌太白饮之,曰‘上马杯’。” 明 高启 《次韵答朱冠君游城西之作》:“笑看明月问狂客,我举太白君当浮。”
(6).山名。在 陕西省 眉县 东南。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西当 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絶 峨眉 巔。”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太白山 ,在 凤翔府 郿县 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 关 中诸山莫高於此。其山巔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 清 黄遵宪 《闻车驾又幸西安》诗:“ 太白 去天真一握,裨瀛环海更西流。” ——《漢語大詞典》
窟 kū《國語辭典》
窟 [ kū ]
名- 洞穴。如:「土窟」、「窟窿」、「蛇窟」、「蟻窟」。《玉篇·穴部》:「窟,穴也。」《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北周·庾信〈小園賦〉:「藏貍並窟,乳鵲重巢。」
- 人所居住的土室。《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唐·孔穎達·正義:「謂於地上累土而為窟。」《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郭瑀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
- 比喻人、事、物聚集、雜處的地方。如:「匪窟」、「賭窟」、「賊窟」、「貧民窟」、「銷金窟」。《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一》:「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遯棲。」宋·張耒〈潘郎以予生日見過致酒出兩詩〉二首之二:「淮陽牡丹窟,盛不數伊洛。」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