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露华(露華)lù huá
(1).露水。《赵飞燕外传》:“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 郑燮 《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之四:“草头初日露华明,已有游船歌板声。”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漢語大詞典》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漢語大詞典》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 出人意料的:~喜。
弊 bì《國語辭典》
弊 [ bì ]
名- 害处、毛病。如:「有利无弊」、「兴利除弊」。《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宋·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欺诈蒙骗、奸伪非法的事。如:「作弊」、「营私舞弊」。《红楼梦·第一四回》:「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
- 疲困。《文选·诸葛亮·出师表》:「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宋·苏轼〈留侯论〉:「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弊。」
- 败、衰败。《楚辞·屈原·天问》:「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褐 hè《國語辭典》
褐 [ hé ]
名- 粗毛、布制成的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汉·赵壹〈鲁生歌〉:「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 比喻贫穷卑贱的人。《左传·哀公十三年》:「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晋·杜预·注:「褐,寒贱之人。」
- 黄黑色。如:「茶褐色」。
- 姓。如明代有褐奎。
灯影(燈影)dēng yǐng
(1).灯光。 唐 沈佺期 《夜游》诗:“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明 孟称舜 《娇红记·明妖》:“我覷他灯影下庞儿无恙。”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八章:“门首的灯影中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
(2).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 南唐 陈陶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诗:“ 祗园 树老梵声小, 雪岭 花香灯影长。”
(3).指 灯影峡 。在 长江 西陵峡 。 郭沫若 《再出夔门》诗:“ 唐僧 师弟立山头, 灯影 联翩猪与猴。” ——《漢語大詞典》
(2).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 南唐 陈陶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诗:“ 祗园 树老梵声小, 雪岭 花香灯影长。”
(3).指 灯影峡 。在 长江 西陵峡 。 郭沫若 《再出夔门》诗:“ 唐僧 师弟立山头, 灯影 联翩猪与猴。” ——《漢語大詞典》
挂 ( 掛 ) guà《國語辭典》
挂 [ guà ]
動- 區別、劃分。《說文解字·手部》:「挂,畫也。」清·段玉裁·注:「古本多作畫者,此等皆有分別畫出之意。」《淮南子·氾論》:「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縷,手經指挂,其成猶網羅。」
- 謀求。《莊子·漁父》:「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
- 懸吊。《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挂帆席,望濤遠決,冏然鳥逝。」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通「掛」。
- 登記。宋·蘇軾〈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詩〉:「上書挂名豈待我,獨立自可當雷霆。」
- 觸犯、違背。《文選·曹植·責躬詩》:「舉挂時網,動亂國經。」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青樓金蕊先以事挂法,一時交好,無能為之道地。」→「掛」的異體字(04216)
尘冠(尘冠)
唐 杜牧 栽竹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