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运启中兴历,时逢外域清。

宋之问唐代〕《入泷州江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
地偏多育蛊,风恶好相鲸。余本岩栖客,悠哉慕玉京。
厚恩尝愿答,薄宦不祈成。违隐乖求志,披荒为近名。
镜愁玄发改,心负紫芝荣。运启中兴历,时逢外域清。
只应保忠信,延促付神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中兴时逢外域

运 ( 運 ) yùn
运 [ yùn ]
  1. 循序移动:~行。~动。~转(zhuàn )。
  2. 搬送:~输。~载。~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力。~销。空~。海~。
  3. 使用:~用。~算。~笔。~筹(制定策略)。
  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气。命~。幸~。国~。
  5. 南北距离:广~百里。
  6. 姓。
启 ( 啓 啟 ) qǐ
启 [ qǐ ]
  1. 打开:~封。~门。某某~。~齿。
  2. 开始:~用。~程。~运。
  3. 开导:~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
  4. 陈述:~事。
  5. 书信:书~。小~。
中兴(中興)zhōng xīng
(1).中途振兴;转衰为盛。《诗·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 周 室中兴焉。”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 太原 中,三 张 二 陆 、两 潘 一 左 ,勃尔復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宋 王观国 《学林·中兴》:“中兴者,在一世之间,因王道衰而有能復兴者,斯谓之中兴。”特指恢复并非由本人失去的帝位。
(2).特指恢复并非由本人失去的帝位。 宋 陆游 《南唐书·萧俨传》:“ 儼 独建言:帝王,己失之,己得之,谓之反正;非己失之,自己復之,谓之中兴。”
(3).偏安的讳称。《宋书·谢灵运传论》:“在 晋 中兴,玄风独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江南 朝士,因 晋 中兴,南渡 江 ,卒为覊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嘉定宝玺》:“中兴以来冠盖云集,英俊日盛。”《宣和遗事》前集:“在后 高宗 中兴,定都 杭州 ,盖将前定之数,亦非偶然也。”  ——《漢語大詞典》
历 ( 曆 歷 ) lì
历 [ lì ]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
  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
  3. 遍、完全:~览。~数(shǔ)。
  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
时逢(时逢)
唐 李商隐 即日 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  ——《骈字类编》
外域 wài yù
本国以外的地区或国家。《后汉书·西域传论》:“ 汉 世 张騫 怀致远之略, 班超 奋封侯之志,终能立功西遐,羈服外域。”《隋书·裴矩传》:“﹝ 高丽 ﹞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新唐书·林蕴传》:“国家有西土,犹右臂也。今臂不附体,北弥 豳 郊,西极 汧 陇,不数百里为外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凡外域投诚之难民寄居各猛者,俱行賑卹。”  ——《漢語大詞典》
清 qīng《國語辭典》

清 [ qīng ]

  1. 澄净、纯洁。与「浊」相对。如:「清洁」、「清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2. 高洁、廉洁。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四折》:「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3. 寂静。如:「冷清」、「清静」。
  4. 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5. 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1. 单纯的。如:「清一色」、「清唱」。
  2. 净尽、一点也不留。如:「债还清了。」、「书款付清了。」
  3. 详细、明白。如:「点清数目」、「查清户口」、「誊清作文」。
  1. 使干净、使整齐。如:「清洗」、「清理」、「清除」。
  2. 整顿。如:「清党」、「肃清」。
  3. 结帐。如:「清帐」、「清算」、「结清余欠」。
  4. 点检(清楚)​。如:「清点」、「清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先送与我逐细看过。」
  1. 朝代名。参见「清朝 」条。
  2. 参见「血清 」条。
  3. 姓。如宋代有清贤。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