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

齐己唐代〕《宿江寺

岛僧留宿慰衰颜,旧住何妨老未还。身共锡声离鸟外,
迹同云影过人间。曾无梦入朝天路,忆有诗题隔海山。
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珍重来晨渡江九华松关

珍重 zhēn zhòng
(1).爱惜;珍爱。《楚辞·王逸〈远游序〉》:“是以君子珍重其志,而瑋其辞焉。”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量小生之词,有何才能,蒙小娘子如此珍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五日》:“我送过他一小条 四川 出产的竹丝帘,他说,他的夫人甚为珍重。”
(2).保重。常用于道别。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 唐 元稹 《莺莺传》:“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 宋 杨万里 《送刘觉之皈蜀》诗:“相逢几日又相别,珍重两字不忍説。” 邹韬奋 《经历·同情和厚意》:“再三叮咛,叫我要为国珍重身体。”
(3).珍贵。 唐 白居易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怅然感怀》诗:“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四:“丹黄字字皆珍重,为裹青毡载一车。” 刘大白 《五一运动歌》:“五一运动,光荣啊!成功底代价多么珍重。”
(4).尊重。 清 侯方域 《与方密之书》:“吾他日幸而得见吾 密之 ,将出其完好如初者以相示焉,盖僕之所以珍重故人者如此。” 周君适 《〈伪满宫廷杂忆〉前言》:“为了珍重史实,我所叙述的事实情节,尽量存真,不加虚构。”
(5).郑重地告诫。 宋 杨万里 《白莲》诗:“珍重儿童轻手折,緑针刺手却渠憎。” 元 侯克中 《偶成》诗之一:“黄精鉤吻形相肖,珍重良医子细收。” 明 袁宏道 《戒五老峰题石》诗:“珍重后来人,慎勿妄题字。”
(6).郑重;慎重。 宋 刘正翚 《兼道携古墨来感之为作此诗》:“锦囊珍重出玄圭,双虬刻作蜿蜒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仔细地数了数这些钞票,然后珍重地放在 道静 手中。”
(7).难得,幸亏。 宋 范成大 《朝中措》词:“珍重西风祛暑,轻衫早怯新凉。”
(8).道谢之辞。 唐 刘禹锡 《刘驸马水亭避暑》诗:“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吕九玄 ﹞蒸字韵:‘……珍重主人偏爱客,玲瓏如对玉壶冰。’”  ——《漢語大詞典》
来晨(來晨)lái chén
(1).来时。 南朝 宋 谢瞻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来晨无定端,别晷有成速。” 吕向 注:“晨,时。晷,影也。言来时未期,离别日影急速。”
(2).次日之晨。《太平广记》卷一七九引 唐 李亢 《独异志》:“或有好事者曰:‘可得一闻乎?’答曰:‘余居 宣阳里 ,指其第处,并具有酒,明日专候,不唯众君子荣顾,且各宜邀召闻名者齐赴,乃幸遇也。’来晨,集者凡百餘人。”  ——《漢語大詞典》
渡江
后汉书宋均传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分类字锦》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1.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2.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3.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4.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6.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7.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8.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1.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2. 姓。如汉代有去卑。
九华(九華)jiǔ huà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石虎 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仪,内修 三英 、 九华 之号。” 齐治平 注:“ 九华 ,宫名。”《清一统志》:“ 后赵 石虎 建,以三三为位,故谓之 九华 。”  ——《漢語大詞典》
青 qīng《國語辭典》

青 [ qīng ]

  1. 颜色:➊ ​ 绿色。唐·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➋ ​ 蓝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➌ ​ 黑色。如:「玄青」。
  2. 绿色的草木、山脉。如:「踏青」、「万年青」、「青黄不接」。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3. 竹皮。如:「汗青」。
  4. 大陆地区青海省的简称。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绿色的。如:「青山绿水」、「山青水秀」。
  2. 蓝色的。如:「青天白日」。
  3. 黑色的。如:「青布」、「青衣」。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 年轻的。如:「青年」、「青春」。

青 [ jīng ]

  1. 参见「青青」(二)​条。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1.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2.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3.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4.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5.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6.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扣 kòu《國語辭典》

扣 [ kòu ]

  1. 牵、勒住。《说文解字·手部》:「扣,牵马也。」《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驾将走邮棠,大子与郭荣扣马。」
  2. 套住,把圈环状的东西钩结住。如:「扣纽扣」、「将门扣上」。
  3. 抓住、贴紧。如:「扣住原则」、「扣紧主题」、「扣人心弦」。
  4. 押解、拘留。如:「扣押」、「扣留」。《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那知州姓贺,奉了这项公事,不敢怠慢,即时扣了店主人到来,听四人的口词。」
  5. 敲、击。如:「扣钟」、「扣槃扪烛」。《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诗:「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通「叩」。
  6. 攻打。如:「扣城不下」。《封神演义·第五回》:「扣玄关,天昏地暗;击地户,鬼泣神钦。」
  7. 扳动。如:「打靶时,枪托抵住肩窝,瞄准准星,用食指扣动扳机。」
  8. 戴上、施加。如:「他不知不觉被扣上一个罪名。」、「武大郎被扣了顶大绿帽。」
  9. 减掉、减去。如:「扣钱」、「扣分」、「扣进度」、「七折八扣」。
  10. 一种烹饪方法。将主要材料处理好,依序装入碗里,再加上佐料或调味料等,蒸或炖至熟透,吃时再倒盖于碗盘中。如:「梅干扣肉」、「南乳扣肉」。
  1. 用来钩结的环状物。如:「钮扣」、「鞋扣」、「绳扣」、「领扣」。也作「扣」。
  2. 减算价钱的比例数。如:「折扣」。
松关(松關)sōng guān
(1).犹柴门。 唐 孟郊 《退居》诗:“日暮静归时,幽幽扣松关。” 清 吴伟业 《赠愿云师》诗:“故人扣松关,匡牀坐酬酢。”
(2).古关名。在 阴山 。 元 耶律楚材 《过夏国新安县》诗:“昔年今日渡 松关 ,车马崎嶇行路难。”原注:“西城 阴山 有 松关 。”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戈船飞渡,而天堑无凭;铁马长驱,而 松关 失险。”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