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况是水曹宗派,仍得苏州句法,燕寝书凝香。

京镗宋代〕《水调歌头

四载分蜀阃,万里下吴樯。老怀易感,厌听催别笛横羌。自愧谋非经远,更笑才非任剧,安得召公棠。有志但碌碌,无绩可章章。
汉嘉守,明似月,洁如霜。邦人鼓舞,爱戴惟恐趣归忙。况是水曹宗派,仍得苏州句法,燕寝书凝香。且趁东风去,步武近明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水曹宗派苏州句法燕寝

况 ( 況 ) kuàng《國語辭典》
  1. 「况 」的异体字。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水曹 shuǐ cáo
官名。水部的别称。 唐 杜甫 《北邻》诗:“爱酒 晋 山简 ,能诗 何水曹 。”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水部为水曹。” 清 曹寅 《菜花歌》:“水曹散吏旧期门,也骑细马傍山村。”  ——《漢語大詞典》
宗派 zōng pài
(1).泛称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家世传儒雅,贞白仰餘徽。宗派已孤狭,财产又贫微。”《宣和遗事》后集:“或日,有中贵人坐庭上,与番相对坐,引帝至庭下语曰:‘北国皇帝欲立 赵氏 为后,称是 荆王 女, 吴王 孙女,未知宗派实跡,遣我来问,汝可具图上。’”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那廝道朝中臣宰,则俺 杨 家也不是民间宗派。”
(2).借称后代。 明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儿,你不念我年华高迈,不念我形衰力败,不念我无人养老,不念我絶宗派。”
(3).政治、学术、文艺、宗教等方面的不同派别。 宋 王十朋 《读东坡诗》诗:“ 东坡 文章冠天下,日月争光薄风雅。谁分宗派故谤伤,蚍蜉撼树不自量。”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言诗亦然。宗派或殊,风义必合。”《西游记》第十四回:“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 孙悟空 。’ 三藏 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程山 门人尚有 傅与 、 李萼林 、 邵濬明 ,亦篤学力行,不愧宗派。” 李详 《论桐城派》:“古云师法,无所谓宗派者,有之自 宋 吕居仁 《江西宗派图》始;然‘一祖三宗’之説, 山谷 、 后山 、 简斋 ,尚在人口,其下则蔑如也。”
(4).谓以为宗;效法,学习。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丘诗》:“惟 高青邱 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 唐 人,而自出新意。”
(5).今指为不正当目的结成的小集团。 孙犁 《婚姻》:“为了分买拆炮楼的砖瓦,东西两头,结成宗派,尖锐地对立起来。”  ——《漢語大詞典》
仍 réng《國語辭典》

仍 [ réng ]

  1. 因循、沿袭。《文选·张衡·思玄赋》:「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论〉:「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
  1. 屡次、频频。《国语·周语下》:「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汉书·卷九·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
  2. 依然、还。如:「他的病仍不见好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 于是、因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崔祖思友善……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1.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3.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4.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5.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7.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1.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1.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1.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1.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苏州(苏州)
唐 白居易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 自笑亦曾为刺史,苏州肥腻不如君。
唐 刘禹锡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骈字类编》
句法 jù fǎ
(1).句子的结构方式。 宋 苏轼 《次韵范淳父送秦少章》:“句法本 黄子 ,二豪与揩磨。”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诗之品有九……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昌黎志铭》:“章法前提后应,与 王 铭正同,特句法错综变化,使人读之不觉为少异。”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句法是倒装的,章法是零乱的。”
(2).语法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词组和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内容。  ——《漢語大詞典》
燕寝(燕寢)yàn qǐn
(1).古代帝王居息的宫室。《周礼·天官·女御》:“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 唐 孔颖达 疏:“《周礼》王有六寝,一是正寝,餘五寝在后,通名燕寝。” 唐 杜甫 《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盖所以教本古训,发皇妇道,居具燕寝之仪,动有环珮之节。”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常朝》:“本朝列圣忧勤政事,凡离宫燕寝,无不披览奏章,召对大臣。” 王国维 《观堂集林·明堂庙寝通考》:“古之燕寝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其南宫之室谓之适室,北宫之室谓之下室,东西宫之室则谓之侧室。四宫相背於外,四室相对於内,与明堂、宗庙同制。其所异者,唯无太室耳。”
(2).泛指闲居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 仲尼 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復何在?” 王利器 集解:“燕寝,閒居之处。”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魏陈二梦》:“﹝ 陈阜卿 ﹞除 建康 留守,思 德言 所终之地,大恶之。既至,凡居室燕寝,皆避不敢往。” 清 赵翼 《平姚海明府卓荐入都》诗:“ 石壕 夜静追符少,燕寝香凝好句成。”
(3).指卧室。 章炳麟 《蕲黄母铭》:“以六月十日日昳,卒於燕寝。”
(4).公馀休息;睡眠。 宋 陆游 《问候叶通判启》:“春容方丽,燕寝多閒,冀调兴止之宜,用副倾依之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刘 归,假贵家广宅,备客燕寝,洒扫光洁。”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陆双全》:“有 陆郎 双全 者, 苏州 人。貌韶秀,为侍郎所钟爱,每燕寝间,非 陆 侍侧,则终夜不寝。”  ——《漢語大詞典》
书 ( 書 ) shū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简。~函。
  3. 文件:证~。说明~。
  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6. 字体:草~。隶~。楷~。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凝 níng《國語辭典》

凝 [ níng ]

  1. 液体结成固体或气体变成液体。如:「凝结」。《易经·坤卦·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幕中草檄砚水凝。」
  2. 聚集、凝集。如:「凝聚」。唐·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宋·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词:「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3. 成、形成。《书经·皋陶谟》:「抚于五辰,庶几其凝。」汉·孔安国·传:「凝,成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4. 巩固。《荀子·议兵》:「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
  5. 止、停。唐·孙处玄〈句〉诗:「日侧南涧幽,风凝北林暮。」宋·卢祖皋〈望江南·疏雨过〉词:「因看胡蝶著双飞,凝扇立多时。」
  1. 注意力专注或集中。如:「凝思」、「凝望」。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2. 徐缓。《文选·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唐·白居易〈长恨歌〉:「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1. 盛美、华丽。唐·韩愈〈幽怀〉诗:「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
  2. 肃重、庄严。《淮南子·兵略》:「湫漻如秋,典凝如冬。」《新唐书·卷一二四·宋璟传》:「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