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唇露红未洗,客鬓霜铺。
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日长半娇半困,宿酒微苏。沈香槛北,比人间、风异烟殊。春恨重,盘云坠髻,碧花翻吐琼盂。
洛苑旧移仙谱,向吴娃深馆,曾奉君娱。猩唇露红未洗,客鬓霜铺。兰词沁壁,过西园、重载双壶。休漫道,花扶人醉,醉花却要人扶。
洛苑旧移仙谱,向吴娃深馆,曾奉君娱。猩唇露红未洗,客鬓霜铺。兰词沁壁,过西园、重载双壶。休漫道,花扶人醉,醉花却要人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猩唇(猩脣)xīng chún
猩猩的嘴唇。食品中“八珍”之一。 晋 张载 《七命》之七:“鷰髀猩脣,髦残象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八珍惟熊掌鹿尾为常见,驼峰出塞外已罕覯矣,猩脣则仅闻其名。”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之八:“西务里,猩唇煮;南瓦内,鸞笙语。” ——《漢語大詞典》
露红(露紅)lù hóng
(1).鲜艳的红色。 宋 曹组 《艮岳赋》:“泛桃花之露红,浮洞天之春色。” 宋 吴文英 《汉宫春·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词:“ 洛 苑旧移仙谱,向 吴 娃深馆,曾奉君娱。猩唇露红未洗,客鬢霜铺。”
(2).显现出红色。 唐 李群玉 《叹灵鹫寺山榴》诗:“水蝶巖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 宋 刘子寰 《好事近》词:“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 ——《漢語大詞典》
(2).显现出红色。 唐 李群玉 《叹灵鹫寺山榴》诗:“水蝶巖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 宋 刘子寰 《好事近》词:“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 ——《漢語大詞典》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名- 地支的第八位。
-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 姓。如汉代有未央。
-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洗 xǐ/xiǎn《國語辭典》
洗 [ xǐ ]
动- 以水或溶剂涤除污秽、污垢。如:「洗衣」、「洗碗」、「一贫如洗」。《诗经·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西游记·第四八回》:「只见陈家老者,著两个僮仆,扫开道路,又两个送出热汤洗面。」
- 清除、洗雪。如:「洗罪」、「洗冤」。《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 杀、抢。如:「一帮抢匪把全村的人都洗了。」
- 古代用以盛水的盥洗器具,似今日的脸盆。《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
洗 [ xiǎn ]
名- 植物名。即大枣。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边缘具钝锯齿。夏季开淡绿色花,成聚繖花序。核果呈长椭圆形,成熟时为金红色。《尔雅·释木》:「洗,大枣。」
- 姓。如明代有洗光。
客鬓(客鬢)kè bìn
旅人的鬓发。 唐 杜甫 《早花》:“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鬢催。” 元 尹廷高 《思乡》诗之一:“世情巇嶮多溪壑,客鬢萧疏易雪霜。” 清 程恩泽 《邳州道中》诗:“树如客鬢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 ——《漢語大詞典》
霜铺(霜铺)
吴文英词猩唇露红未洗容鬓霜铺 ——《韵府拾遗 虞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