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

吴文英宋代〕《尾犯·甲辰中秋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江汜冰绡素娥菱花

江汜 jiāng sì
(1).江边。汜,通“ 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违利建於 海昏 ,创惟桑於江汜。”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况乃隔中州,伊人渺江汜。”
(2).《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旦] 秋英 ,你却疑着甚么?[小旦]怕相抛之子歌《江汜》。”  ——《漢語大詞典》
冷 lěng《國語辭典》

冷 [ lěng ]

  1. 寒、凉、温度低。如:「今天天气好冷!」《庄子·则阳》:「夫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 淡漠、不热烈。南朝梁·武帝〈净业赋〉:「心清冷其若冰,志皎洁其如雪。」
  3. 寂静、寂寞。如:「冷冷清清」。唐·白居易〈晚出西郊〉诗:「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4. 闲散。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5. 鄙视、讥刺。如:「冷言冷语」、「冷眼旁观」。
  6. 不受欢迎的、无人过问的。如:「冷门」、「冷货」。
  1. 突然。《红楼梦·第九一回》:「冷不防外面往里一吹,把薛蝌吓了一大跳!」
  1. 姓。如汉代有冷寿光。
冰绡(冰綃)bīng xiāo
薄而洁白的丝绸。 唐 王勃 《七夕赋》:“停翠梭兮卷霜縠,引鸳杼兮割冰綃。”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认得兰皋琼珮,水馆冰綃。”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教婿觅封》:“泪染冰綃,愁浓緑蚁,为功名难免别离。” 郭沫若 《黄山之歌》:“冰綃点缀银绣球,清香来自野蔷薇。”  ——《漢語大詞典》
乍 zhà《國語辭典》

乍 [ zhà ]

  1. 突然。《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唐·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 初、刚刚。如:「乍暖还寒」、「新来乍到」、「霪雨乍晴」。
  3. 暂时。《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
  4. 怎、哪。《西游记·第三三回》:「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
  1. 因害怕而颤抖。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不由我意张狂,心惊乍。」
  2. 壮著、放大。《红楼梦·第六七回》:「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已没了主意了,只得乍著胆子进来。」
洗 xǐ/xiǎn《國語辭典》

洗 [ xǐ ]

  1. 以水或溶剂涤除污秽、污垢。如:「洗衣」、「洗碗」、「一贫如洗」。《诗经·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西游记·第四八回》:「只见陈家老者,著两个僮仆,扫开道路,又两个送出热汤洗面。」
  2. 清除、洗雪。如:「洗罪」、「洗冤」。《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3. 杀、抢。如:「一帮抢匪把全村的人都洗了。」
  1. 古代用以盛水的盥洗器具,似今日的脸盆。《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

洗 [ xiǎn ]

  1. 植物名。即大枣。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边缘具钝锯齿。夏季开淡绿色花,成聚繖花序。核果呈长椭圆形,成熟时为金红色。《尔雅·释木》:「洗,大枣。」
  2. 姓。如明代有洗光。
素娥 sù é
(1). 嫦娥 的别称。亦用作月的代称。《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 素娥 於后庭。” 李周翰 注:“ 常娥 窃药奔月,因以为名。月色白,故云 素娥 。” 唐 李商隐 《霜月》诗:“ 青女 素娥 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嬋娟。” 明 徐渭 《月下梨花》诗之一:“莫遣风吹廻作态, 素娥 应妬舞《霓裳》。” 郁达夫 《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诗:“窗外 素娥 窗内客,分明各自梦 巫阳 。”
(2).白衣美女。指月宫仙女。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见有素娥十餘人,皆皓衣,乘白鸞,往来舞笑于 广陵 大桂树之下。”  ——《漢語大詞典》
堪 kān《國語辭典》

堪 [ kān ]

  1. 勝任、承受。如:「難堪」、「足堪重任」、「不堪一擊」、「情何以堪」。《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1. 可以、能夠。如:「堪稱大將」、「不堪設想」。唐·杜秋娘〈金縷衣〉詩:「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詞:「往事只堪哀 ,對景難排。」
菱花 líng huā
(1).菱的花。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 《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
(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 菱花镜 ”。  ——《漢語大詞典》
再 zài《國語辭典》

再 [ zài ]

  1. 第二次、又一次、两次。如:「再见」、「再嫁」、「再鞠躬」。《史记·卷六九·苏秦传》:「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2. 表示动作继续重复。如:「再接再厉」、「再版」、「失败了再努力。」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3. 表示一个动作接续在另一动作结束之后。如:「吃完饭再走!」、「先擦窗户,再洗地板。」
  4. 更。表示行为程度的加深。如:「你能这么想,真是再好不过了。」
  5. 表示另有补充。如:「再则」、「再说」、「再不然」。
拭 shì《國語辭典》

拭 [ shì ]

  1. 揩、擦抹。如:「擦拭」、「拂拭」、「拭泪」、「拭目以待」。《仪礼·聘礼》:「贾人北面坐,拭圭。」汉·郑玄·注:「拭,清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