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华胥一枕足弯跧觉,蓝桥路远,玉峰烟涨,银汉云收。

关汉卿元代〕《【大石调】青杏子

离情

残月下西楼,觉微寒轻透衾裯。华胥一枕足弯跧觉,蓝桥路远,玉峰烟涨,银汉云收。

【幺】天付两风流,翻成南北悠悠,落花流水人何处?相思一点,离愁几许,撮上心头。

【荼蘼香】记得初相守,偶尔间因循成就,美满效绸缪。花朝月夜同宴赏,佳节须酬,到今一旦休。常言道好事天悭,美姻缘他娘间阻,生拆散鸾交凤友。

【幺】坐想行思,伤怀感旧,各辜负了星前月下深深咒。愿不损,愁不煞,神天还佑。他有日不测相逢,话别离情取一场消瘦。

【好观音煞】与怪友狂朋寻花柳,时复间和哄消愁。对着浪蕊浮花懒回首,怏怏归来,原不饮杯中酒。

【尾】对着盏半明不灭的孤灯双眉皱,冷清清没个人瞅,谁解春衫纽儿扣?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华胥一枕弯跧蓝桥玉峰银汉云收

华胥(華胥)huá xū
(1).人名。传说是 伏羲氏 的母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逕 雷泽 北,其泽藪在 大成阳县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华胥 履大跡处也。” 唐 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 太皥 庖牺氏 ……母曰 华胥 ,履大人迹於 雷泽 ,而生 庖牺 於 成纪 。” 庖牺 ,即 伏羲 。
(2).《列子·黄帝》:“﹝ 黄帝 ﹞昼寝,而梦游於 华胥氏 之国。 华胥氏 之国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黄帝 既寤,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或作梦境的代称。 宋 王安石 《书定林院窗》诗之一:“竹鷄呼我出 华胥 ,起灭篝灯拥燎炉。” 清 黄遵宪 《寄怀左子兴领事》诗:“十载勋名辅英簜,一家安乐寄 华胥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处都是愁城?何处是 华胥 国境?几次想,仰我三尺长剑,令我魂儿飞升!”  ——《漢語大詞典》
一枕 yī zhěn
犹言一卧。卧必以枕,故称。 唐 丁仙芝 《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诗:“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宋 陆游 《感秋》诗:“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罢一枕纔寧贴,鸡鸣后万事无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彻!” 清 宋维籓 《台城路·蝉》词:“午餘一枕游仙梦,几番被伊惊醒。”  ——《漢語大詞典》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1.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2.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4.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2.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3.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1.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2. 富裕。如:「富足」。
  1.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2.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3.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1. 过分。参见「足恭 」条。
弯跧(彎跧)wān quán
亦作“ 弯拴 ”。 蜷局不伸貌。 宋 范成大 《鼎河口枕上作》诗:“漂泊离巢燕,弯跧负壳蜗。”《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定睛再看时,却是 史大汉 弯跧蹲在东司边。” 明 朱有炖 《义勇辞金》第四折:“打的你吃不的忍不的,就地下弯拴著睡。”  ——《漢語大詞典》
觉 ( 覺 ) jué/jiào
觉 [ jué ]
  1.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
  2. 睡醒;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
觉 [ jiào ]
  1.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睡了一大~。
蓝桥(藍橋)lán qiáo
(1).桥名。在 陕西省 蓝田县 东南 蓝溪 之上。相传其地有仙窟,为 唐 裴航 遇仙女 云英 处。 唐 裴铏 《传奇·裴航》:“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 云英 。 蓝桥 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
(2).常用作男女约会之处。 宋 周邦彦 《浪淘沙慢》词:“飞散后,风流人阻, 蓝桥 约,悵恨路断。”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音入 蓝桥 ,响振琼瑶。”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今生合该相傍,若不是红丝暗引,隔 蓝桥 怎乞琼浆。”  ——《漢語大詞典》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1.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3.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4.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5.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7.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1. 距离长,与“”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远 [ yuàn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玉峰 yù fēng
(1).道家谓仙人所居之山峰。 唐 于鹄 《送宫人入道归山》诗:“自伤白髮辞金屋,许著黄衣向玉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七·琼花》:“玉蕊者, 长安 唐昌观中之物,仙女来游,折花以赴玉峯之期者也。”
(2).积雪的山峰。 唐 陈陶 《渡浙江》诗:“曙光金海近,晴雪玉峯高。” 宋 欧阳修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群僚小饮》寺:“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峯。” 金 段成己 《首阳晴雪》诗:“望断空巖人不见,光摇银海玉峯寒。”
(3).犹玉山。喻俊美的仪容。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词:“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峯醉倒,衰病不禁寒。” 元 麻革 《王子寿乡友生朝》诗:“讲学诗书义,论交里社情。须髯如戟在,长对玉峯明。”  ——《漢語大詞典》
烟 ( 煙 ) yān《國語辭典》
  1. 「煙 」的異體字。
涨 ( 漲 ) zhǎng/zhàng
涨 [ zhǎng ]
  1. 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潮。~落。~水。河水暴~。
  2. 价格提高:~价。~钱。物价飞~。
涨 [ zhàng ]
  1. 体积增大:豆子泡~了。
  2. 他~红了脸。
  3. 多出来:~出十块钱。
银汉(銀漢)yín hàn
天河,银河。 南朝 宋 鲍照 《夜听妓》诗:“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 宋 苏轼 《阳关词·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清 纳兰性德 《减字木兰花》词:“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那夜是阴历初六,双星还未相迩,银汉间薄雾迷濛。”参见“ 银河 ”。  ——《漢語大詞典》
云收(云收)
唐 姚合 和裴令公游南庄忆白二十韦七二宾客 池满红莲湿,云收绿野宽。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