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顾见空桑,中有土

佚名未知〕《桑生李树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顾见空桑中有

顾见(顧見)gù jiàn
看见。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海中红旗》:“方张帆早行,风力甚劲,顾见洪涛间红旗靡靡,相逐而下。”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潘扆》:“主人召之,乃至。因谓 扆 曰:‘请先生出一术以娱宾。’ 扆 曰:‘可。’顾见门前有铁砧,谓主人曰:‘得此铁砧,可以为戏。’”  ——《漢語大詞典》
空桑 kōng sāng
(1).传说中的山名。产琴瑟之材。《周礼·春官·大司乐》:“ 空桑 之琴瑟, 咸池 之舞,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楚辞·九歌·大司命》:“君迴翔兮以下,踰 空桑 兮从女。” 王逸 注:“ 空桑 ,山名,司命所经。”《汉书·礼乐志二》:“ 空桑 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颜师古 注:“ 空桑 ,地名也,出善木,可为琴瑟也。”
(2).瑟名。古代于夏至祀地奏乐用。《楚辞·大招》:“魂乎归徠,定空桑只。” 王逸 注:“空桑,瑟名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变宫调二》:“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
(3).空心桑树。《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
(4).指非父母所生,来历不明者。《旧唐书·傅奕传》:“ 萧瑀 非出於空桑,乃遵无父之教。”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此生不是空桑出,不报寃讐不姓 张 。”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祀记》:“人非空桑而生,孰不本之于祖者。” 明 沈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古人一举足而不忘父母。小侄身非出於空桑,顶冠束带,立於天地之间,列於縉绅之末。”
(5).指僧人或佛门。 元 杨载 《次韵钱唐怀古》:“空桑説法黄龙听,贝叶繙经白马驼。” 清 龚自珍 《摸鱼儿·乙亥六月留别新安作》词:“空桑三宿犹生恋,何况三年吟绪!”  ——《漢語大詞典》
中有 zhōng yǒu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漢語大詞典》
土 tǔ《國語辭典》

土 [ tǔ ]

  1. 地面砂泥等的混合物。如:「泥土」、「黏土」、「黑土」、「积土成山」。《书经·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2. 地域、疆域。如:「国土」、「领土」、「疆土」。《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
  3. 乡里。如:「故土」。《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唐·刘威〈旅怀〉诗:「老将何面还吾土,梦有惊魂在楚乡。」
  4.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本地的、地方性的、区域的。如:「土产」、「土货」、「土话」。
  2. 古老传统的。如:「土方法」、「土法炼钢」。
  3. 不合潮流的。如:「土里土气」、「他的穿著很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