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小弟 xiǎo dì
(1).幼弟。《汉书·金日磾传》:“ 何罗 ( 莽何罗 )与 通 及小弟 安成 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晋书·苻登载记》:“ 兴 将死,告 同成 曰:‘可以后事付卿小弟司马。’”
(2).对平辈谦称自己。 唐 王季友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 于公 大笑向予説,小弟丹青能尔为。”《镜花缘》第七回:“舅兄既不知道,待小弟慢慢讲来。”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三:“ 饕兄 有用小弟之处,尽管使唤。”
(3).对年轻朋友的爱称。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漢語大詞典》
(2).对平辈谦称自己。 唐 王季友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 于公 大笑向予説,小弟丹青能尔为。”《镜花缘》第七回:“舅兄既不知道,待小弟慢慢讲来。”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三:“ 饕兄 有用小弟之处,尽管使唤。”
(3).对年轻朋友的爱称。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漢語大詞典》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 出名,有名望:~人。~达。
- 名声:令~(好名声)。丑~。
-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 姓。
姊 zǐ《國語辭典》
姊 [ zǐ ]
讀音 名- 稱謂:➊ 用以稱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如:「大姊」、「二姊」。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俗稱為「姊姊」。➋ 用以稱同輩親戚中比自己年長的女子。如:「表姊」、「堂姊」。➌ 用以稱同輩女性。如:「學姊」、「師姊」。
姊 [ jiě ]
語音 名- 稱謂:➊ 用以稱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如:「大姊」、「二姊」。南朝梁·無 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俗稱為「姊姊」。➋ 用以稱同輩而比自己年長的女子。如:「表姊」、「堂姊」、「學姊」、「師姊」。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磨刀霍霍 mó dāo huò huò
(1).语出《木兰诗》:“磨刀霍霍向猪羊。”霍霍,磨刀声。今多用以形容敌人加紧活动,用武力威胁。 柯岩 《我的爷爷》诗之二:“这哪里是什么学习啊?!这是磨刀霍霍要杀人。”
(2).指武装起来。 郭小川 《在大沙漠中间》诗:“当 美 帝国主义祭起了法西斯的衣钵,他们也就毫不含糊地磨刀霍霍。” ——《漢語大詞典》
(2).指武装起来。 郭小川 《在大沙漠中间》诗:“当 美 帝国主义祭起了法西斯的衣钵,他们也就毫不含糊地磨刀霍霍。” ——《漢語大詞典》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猪羊(猪羊)
南北朝 无名氏 木兰辞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