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村中
唐 杜甫 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待聊寄此 野外贫家远,村中好客稀。 ——《骈字类编》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 出名,有名望:~人。~达。
- 名声:令~(好名声)。丑~。
-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 姓。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代-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咸 ( 鹹 ) xián《國語辭典》
咸 [ xián ]
副- 都、皆、全。如:「老少咸宜」。《書經·舜典》:「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之二:「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 普及、遍及。《國語·魯語》:「小賜不咸,獨恭不優。」
- 和睦。《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兌(☶)上。表示山澤相感應之象。
- 姓。如漢代有咸宣。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问讯(問訊)wèn xùn
(1).互相通问请教。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
(2).打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宋 姜夔 《惜红衣》词:“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康濯 《水滳石穿》第五章:“他已经找 有根 问讯过, 有根 答应了,说让社里雇用。”
(3).问候;慰问。《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 庆 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 宋 陆游 《次季长韵回寄》:“野人蓬户冷如霜,问讯今惟一 季长 。” 何其芳 《画梦录·丁令威》:“ 丁令威 引颈而望,寂寞得很,无从向昔日的友伴致问讯之情。”
(4).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 晋 法显 《佛国记》:“ 阿那律 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 大目连 ,汝可往问讯世尊, 目连 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尊者将至石窟,復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问讯。”《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公 ﹞走不多步,恰好一个法师,手中拿着法环摇将过来,朝着打个问讯。” 老舍 《四世同堂》八四:“和尚看了 瑞全 一眼,打了个问讯,走入正殿,去敲打木鱼。” ——《漢語大詞典》
(2).打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宋 姜夔 《惜红衣》词:“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康濯 《水滳石穿》第五章:“他已经找 有根 问讯过, 有根 答应了,说让社里雇用。”
(3).问候;慰问。《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 庆 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 宋 陆游 《次季长韵回寄》:“野人蓬户冷如霜,问讯今惟一 季长 。” 何其芳 《画梦录·丁令威》:“ 丁令威 引颈而望,寂寞得很,无从向昔日的友伴致问讯之情。”
(4).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 晋 法显 《佛国记》:“ 阿那律 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 大目连 ,汝可往问讯世尊, 目连 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尊者将至石窟,復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问讯。”《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公 ﹞走不多步,恰好一个法师,手中拿着法环摇将过来,朝着打个问讯。” 老舍 《四世同堂》八四:“和尚看了 瑞全 一眼,打了个问讯,走入正殿,去敲打木鱼。”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