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里门(里門)lǐ mén
(1).闾里的门。古代同里的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庆 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宋 欧阳修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之二:“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
(2).指称乡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漢語大詞典》
(2).指称乡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漢語大詞典》
下车(下車)xià chē
(1).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
(2).《礼记·乐记》:“ 武王 克 殷 ,反 商 ,未及下车,而封 黄帝 之后於 蓟 。”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后汉书·儒林传序》:“及 光武 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后汉书·赵熹传》:“ 熹 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詰其姦,收考 子春 ,二孙自杀。”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之十七:“自闻下车,日欲作书,纷冗衰病,因循至今。”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窃见比来州牧上佐,乃两畿县令,下车布政,有多者一二年,少者三五月,遽即迁除。” ——《漢語大詞典》
(2).《礼记·乐记》:“ 武王 克 殷 ,反 商 ,未及下车,而封 黄帝 之后於 蓟 。”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后汉书·儒林传序》:“及 光武 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后汉书·赵熹传》:“ 熹 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詰其姦,收考 子春 ,二孙自杀。”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之十七:“自闻下车,日欲作书,纷冗衰病,因循至今。”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窃见比来州牧上佐,乃两畿县令,下车布政,有多者一二年,少者三五月,遽即迁除。”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动-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 到、达。如:「入夜」、「入冬」。
-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动-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动-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父老 fù lǎo
对老年人的尊称。《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 輦过,问 唐 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 司马贞 索隐引 颜师古 曰:“年老矣,乃自为郎,怪之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九:“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金 元好问 《春日书怀呈刘济川》诗:“父老只供留我醉,儿童也喜从君行。”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各位同志,各位父老,今天晚上,我快活极了,高兴极了。”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惊耸(驚聳)jīng sǒng
震惊;吃惊。 宋 苏轼 《送周正儒知东川》诗:“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 英 兵游弋 滇 边,常有数百人;以查界为名,阑入界内,去来猋忽,野番土目惊耸异常。”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