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沾裳寒露晓,凄凄对景暮秋天。
逝水驰驹岁月迁,音容莫睹竟三年。劬劳忍诵蓼莪什,继序时惭访落篇。
恻恻沾裳寒露晓,凄凄对景暮秋天。䁀湖在望龙髯杳,仰首高旻泪涌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恻恻(惻惻)cè cè
(1).悲痛;凄凉。 汉 扬雄 《太玄·翕》:“翕缴惻惻。” 范望 注:“鸟而失志,故高飞,飞而遇缴,欲去不得,故惻惻也。惻,痛也。” 晋 欧阳建 《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惻惻中心酸。”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惻惻。”《花月痕》第四八回:“顾影自怜风惻惻,回头应惜步珊珊。”
(2).寒冷貌。 宋 周邦彦 《渔家傲》词:“几日轻阴寒惻惻,东风急处花成积。” 元 赵孟俯 《绝句》:“春寒惻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3).恳切。《后汉书·张酺传》:“ 张酺 前入侍讲,屡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诚心,可谓有 史鱼 之风矣。” 李贤 注:“惻惻,恳切也。” ——《漢語大詞典》
(2).寒冷貌。 宋 周邦彦 《渔家傲》词:“几日轻阴寒惻惻,东风急处花成积。” 元 赵孟俯 《绝句》:“春寒惻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3).恳切。《后汉书·张酺传》:“ 张酺 前入侍讲,屡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诚心,可谓有 史鱼 之风矣。” 李贤 注:“惻惻,恳切也。” ——《漢語大詞典》
沾 zhān/diàn/tiān《國語辭典》
沾 [ zhān ]
動- 浸溼。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詩:「望君煙水闊,揮手淚霑巾。」宋·文同〈早晴至報恩山寺〉詩:「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 接觸、接近。如:「滴酒不沾」、「這些話一點也沾不上邊。」
- 感染、染上。如:「沾染惡習」。
- 藉別人的關係而得到好處、利益。如:「沾光」、「沾便宜」。
- 帶、有。如:「我和他既不沾親,也不帶故。」
裳 cháng/shang《國語辭典》
裳 [ cháng ]
名- 古代下身穿的衣服称为「裳」。即裙子。《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汉·毛亨·传:「上曰衣,下曰裳。」
裳 [ shāng ]
- (一)之又音。
寒露 hán lù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月八日或九日。《逸周书·时训》:“寒露之日,鸿鴈来宾。”《国语·周语中》“夫辰角见而雨毕” 三国 吴 韦昭 注:“见者,朝见东方建戌之初,寒露节也。” 元 吴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干部新风》:“每年搭桥的时间是寒露以后--早了水大,迟了水凉。”
(2).严寒和露水;寒凉的露水。《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以 苍 冒涉寒露,遣謁者赐貂裘,及太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臚 竇固 持节郊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止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飢乏耳。” 唐 白居易 《池上》诗:“嫋嫋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漢語大詞典》
(2).严寒和露水;寒凉的露水。《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以 苍 冒涉寒露,遣謁者赐貂裘,及太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臚 竇固 持节郊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止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飢乏耳。” 唐 白居易 《池上》诗:“嫋嫋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漢語大詞典》
晓 ( 曉 ) xiǎo
晓 [ xiǎo ]
- 天明:~市。拂~。破~。报~。
- 知道,懂得:~畅。~得。分~。
- 使人知道清楚:~示。~谕。
凄凄(淒淒)qī qī
(1).悲伤貌;凄凉貌。《关尹子·三极》:“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悽悽然。”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悽悽《明月》吹,惻惻《广陵散》。” 唐 欧阳詹 《怀忠赋》:“思悽悽而填臆,泪淫淫以盈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 休文 腰瘦,问飞鸿何方逗留?料空林秋叶悽悽,恨池塘青草悠悠。” 清 顾炎武 《岁暮》诗:“良友日零落,悽悽独无伴。”
(2).饥病貌。《后汉书·申屠嘉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悽悽,飢病貌也。”
不遑宁处貌。《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 仲尼 资大圣之才……悽悽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
(1).云兴起貌。《汉书·食货志上》:“其《诗》曰:‘有渰凄凄,兴云祁祁。’” 颜师古 注:“凄凄,云起貌也。” 宋 苏轼 《试笔》诗:“入我病风手,玄云渰凄凄。”
(2).寒凉貌。《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鷄鸣喈喈。” 晋 潘岳 《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唐 韩偓 《寄远》诗:“孤灯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宿滦河》词:“玉绳斜转疑清晓,凄凄白月 渔阳 道。”亦指凉风。《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毛 传:“凄凄,凉风也。”
(3).悲伤貌。 南朝 梁 范缜 《拟〈招隐士〉》:“岁晏兮忧未开,草虫鸣兮凄凄。” 唐 长孙佐辅 《关山月》诗:“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 清 吴甡 《湘妃竹》诗:“遗恨满江湄,凄凄忆别离。”
(4).水下滴貌;水流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王逸 注:“凄凄,流貌。” 唐 拾得 《诗》之五二:“松拂磐陀石,甘泉涌凄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説起痛伤悲,这一派忠寃谁洗,恨天閽釜隔泪凄凄。”
(5).沾湿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状皃崯崯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王逸 注:“凄凄,衣毛若濡也。” 唐 刘复 《春雨》诗:“如烟飞漠漠,似露溼凄凄。”
(6).草木盛貌。 唐 罗隐 《谒文宣王庙》诗:“晚来乘兴謁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 宋 王安石 《送吴叔开南征》诗:“春草凄凄緑,江枫湛湛清。”
(7).象声词。《吕氏春秋·古乐》:“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 帝顓頊 好其音,乃令 飞龙 作效八风之音。”
(1).寒凉。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唐 杜甫 《暮归》诗:“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宋 曾巩 《九月九日》诗:“凄凄风露滋,靡靡尘靄屏。” 清 姚燮 《卖菜妇》诗:“娘胸贴儿当儿衣,娘背风凄凄。但愿儿暖儿弗哭,儿哭剜娘肉。”
(2).悲伤,凄惨。古乐府《皑如山上雪》:“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须啼。” 宋 王安石 《勿去草》诗:“触目凄凄无故人,惟有芳草随车轮。”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夜已深,楼上主人促眠。窗外雨仍不止。异乡的虫声在凄凄的叫着。”
(3).萋萋。茂盛貌。 唐 无名氏 《甘棠灵会录》:“春草凄凄春水緑,野棠开尽飘香玉。”《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风亭弊陋,惟存荒草緑凄凄;月树崩摧,四面野花红拂拂。” ——《漢語大詞典》
(2).饥病貌。《后汉书·申屠嘉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悽悽,飢病貌也。”
不遑宁处貌。《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 仲尼 资大圣之才……悽悽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
(1).云兴起貌。《汉书·食货志上》:“其《诗》曰:‘有渰凄凄,兴云祁祁。’” 颜师古 注:“凄凄,云起貌也。” 宋 苏轼 《试笔》诗:“入我病风手,玄云渰凄凄。”
(2).寒凉貌。《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鷄鸣喈喈。” 晋 潘岳 《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唐 韩偓 《寄远》诗:“孤灯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宿滦河》词:“玉绳斜转疑清晓,凄凄白月 渔阳 道。”亦指凉风。《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毛 传:“凄凄,凉风也。”
(3).悲伤貌。 南朝 梁 范缜 《拟〈招隐士〉》:“岁晏兮忧未开,草虫鸣兮凄凄。” 唐 长孙佐辅 《关山月》诗:“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 清 吴甡 《湘妃竹》诗:“遗恨满江湄,凄凄忆别离。”
(4).水下滴貌;水流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王逸 注:“凄凄,流貌。” 唐 拾得 《诗》之五二:“松拂磐陀石,甘泉涌凄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説起痛伤悲,这一派忠寃谁洗,恨天閽釜隔泪凄凄。”
(5).沾湿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状皃崯崯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王逸 注:“凄凄,衣毛若濡也。” 唐 刘复 《春雨》诗:“如烟飞漠漠,似露溼凄凄。”
(6).草木盛貌。 唐 罗隐 《谒文宣王庙》诗:“晚来乘兴謁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 宋 王安石 《送吴叔开南征》诗:“春草凄凄緑,江枫湛湛清。”
(7).象声词。《吕氏春秋·古乐》:“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 帝顓頊 好其音,乃令 飞龙 作效八风之音。”
(1).寒凉。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唐 杜甫 《暮归》诗:“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宋 曾巩 《九月九日》诗:“凄凄风露滋,靡靡尘靄屏。” 清 姚燮 《卖菜妇》诗:“娘胸贴儿当儿衣,娘背风凄凄。但愿儿暖儿弗哭,儿哭剜娘肉。”
(2).悲伤,凄惨。古乐府《皑如山上雪》:“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须啼。” 宋 王安石 《勿去草》诗:“触目凄凄无故人,惟有芳草随车轮。”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夜已深,楼上主人促眠。窗外雨仍不止。异乡的虫声在凄凄的叫着。”
(3).萋萋。茂盛貌。 唐 无名氏 《甘棠灵会录》:“春草凄凄春水緑,野棠开尽飘香玉。”《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风亭弊陋,惟存荒草緑凄凄;月树崩摧,四面野花红拂拂。” ——《漢語大詞典》
对景(對景)duì jǐng
(1).对着眼前景物。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游西园》诗:“对景怕看红日暮,临池羞照白头新。”
(2).比喻两相符合;对路。《红楼梦》第三三回:“ 袭人 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家説这戏唱得对景。” ——《漢語大詞典》
(2).比喻两相符合;对路。《红楼梦》第三三回:“ 袭人 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家説这戏唱得对景。” ——《漢語大詞典》
暮秋 mù qiū
秋末,农历九月。 三国 魏 曹植 《迷迭香赋》:“芳暮秋之幽兰兮,丽 崑崙 之芝英。”《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说唐》第三回:“这时正值暮秋天气,西风颯颯。” 冯至 《伍子胥》七:“时节正是暮秋,但原野里的花草,仍不减春日的妩媚。” ——《漢語大詞典》
天 tiān《國語辭典》
天 [ tiān ]
名- 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顶天立地」。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一昼夜的时间。如:「昨天」、「今天」、「大后天」、「一天」。
- 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时节、季节。如:「春天」、「三伏天」、「黄梅天」。
- 气候。如:「晴天」、「阴天」、「大热天」、「下雨天」。
- 自然。如:「人定胜天」、「乐天知命」。《庄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 指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有时指命运、有时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指神灵所住的世界。如:「升天」、「归天」。
- 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为天」。《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如:「这项工作限你三十天时间完成,不得拖延。」
- 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险」、「天籁」、「天性」。
- 数目极大的。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
- 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如:「天桥」、「天窗」、「天棚」。
-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