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

杜甫唐代〕《遣兴三首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安得廉耻将,三军同晏眠。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下马战场四顾茫然

下马(下馬)xià mǎ
(1).从马上下来。《史记·留侯世家》:“至 下邑 , 汉王 下马踞鞍而问。” 唐 贾岛 《张郎中过原东居》诗:“高人餐药后,下马此林间。” 宋 苏轼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诗:“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
(2).指官吏到任。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外郎着他画字,将枷来,下在死囚牢里,等府尹相公下马,判个斩字,便是了手。”《水浒传》第六二回:“你的那瞒心昧己勾当,怕我不知……日后提刑官下马,我吃不的这等官司!”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杂智·下马常例》:“ 宋 时有世赏官 王氏 ,任 浙西 一监,初莅任日,吏民献钱物几数百千,仍白曰下马常例。”
(3).比喻某项工作或工程停止进行。《人民日报》1981.3.3:“一大批建设项目将要下马。”  ——《漢語大詞典》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1.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2.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3.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4. 姓。如汉代有古霸。
  1.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战场(戰場)zhàn chǎng
(1).两军交战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一》:“於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於战场。” 唐 岑参 《九日思长安故园》诗:“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清 孙枝蔚 《临高台》诗:“战场尘起处,白骨化成灰。” 柔石 《二月》二二:“有似胆怯的人们第一次上战场去一样。”
(2).比喻考场及其他斗争的场所。 唐 李山甫 《下第献所知》诗之三:“十年磨鏃事锋鋩,始逐朱旗入战场。” 老舍 《四世同堂》六:“她已经和 尤桐芳 和两个女儿都闹过了气,现在想抓到机会另辟战场。”  ——《漢語大詞典》
四顾(四顧)sì gù
(1).环视四周。《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唐 韩愈 《暮行河堤上》诗:“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四顾奇峯错列,众壑纵横。”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2).指四面。《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只在心正不心正,那在四顾有人无人。”《红楼梦》第二六回:“ 贾芸 出了 怡红院 ,见四顾无人,便慢慢的停着些走。” 茅盾 《子夜》六:“ 范博文 本能地向前挪移了几步,四顾张望,可是 林佩珊 已经跑得全无影踪。”  ——《漢語大詞典》
但 dàn《國語辭典》

但 [ dàn ]

  1. 仅、只。如:「但愿如此」。唐·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 林间。」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 只要。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3. 只有、唯有。宋·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4. 凡、所有。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则见脂粉馨香,环佩丁当,藕丝嫩新织仙裳,但风流都在他身上。」
  5. 尽管。如:「但说无妨」。
  1. 不过、可是。如:「你虽然聪明,但也要努力才能成功。」
  1. 姓。如汉代有但钦。
茫然 máng rán
亦作“ 芒然 ”。
(1).广阔无边的样子。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三:“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 唐 雍陶 《送宜春裴明府之任》诗:“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模糊不清的样子;无所知的样子。《庄子·盗跖》:“目芒然无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初读《庄子》‘螝二首……’茫然不识此字何音。”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明 宗伦 《旅怀》诗:“ 东吴 隔千里,归计尚茫然。” 杨朔 《印度情思》:“他不是茫然前进,他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
(3).犹惘然。失意的样子。《庄子·说剑》:“﹝ 赵文王 ﹞芒然自失。”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明 李贽 《与梅衡湘书》:“ 丘长孺 书来,云翁有老态,令人茫然。”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他若有所失的懒散的坐在河岸的石上,双眼茫然的望着远处。”
(4).急遽貌。茫,通“ 忙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 刘 茫然改容,呐呐歛手而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