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故人穷越徼,狂生起悲愁。

顾况唐代〕《酬漳州张九使君

故人穷越徼,狂生起悲愁。山海万里别,草木十年秋。
鞭马广陵桥,出祖张漳州。促膝堕簪珥,辟幌戛琳球。
短题自兹简,华篇讵能酬。无阶承明庭,高步相追游。
南方荣桂枝,凌冬舍温裘。猿吟郡斋中,龙静檀栾流。
薜鹿莫徭洞,网鱼卢亭洲。心安处处安,处处思遐陬。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故人穷越狂生悲愁

故人 gù rén
(1).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
(2).古人;死者。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 张季鸾 却成了故人了。”
(3).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 荆州 茂才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资治通鉴·汉桓帝建和三年》:“此咎由故人畏惮彊御。” 胡三省 注:“ 汉 人於门生故吏之前,率自称故人。”
(4).指前妻、前夫或旧日的情人。《玉台新咏·古诗〈上山采蘼芜〉》:“长跪问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南朝 梁 刘孝绰 《古意》诗:“故居尤可念,故人安可忘。” 唐 李白 《怨情》诗:“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 清 缪艮 《沈秀英传》:“曩者 李顺娘 死,病危时,恋恋故人,至有魂觅情缘之语。”  ——《漢語大詞典》
穷越(穷越)
吴越春秋吾自禹之后承允常之德蒙天灵之祐神祇之福从穷越之地籍楚前锋以摧吴王之干戈  ——《韵府拾遗 月韵》
徼 jiǎo/jiào《國語辭典》

徼 [ jiào ]

  1. 巡察。如:「徼循」。《荀子·富国》:「其候徼支缭,其竟关之政尽察。」《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序》:「揆景测辰,徼宫戒井。」
  1. 边界、边塞。《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南至牂柯为徼。」
  2. 小路。《汉书·卷一○○·叙传上》:「据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贵。」唐·李贺〈春归昌谷〉诗:「花蔓阂行辀,縠烟暝深徼。」

徼 [ jiǎo ]

  1. 参见「徼幸 」条。

徼 [ jiāo ]

  1. 抄袭、窃取。《论语·阳货》:「恶徼以为智者,恶不孙以为勇者。」

徼 [ yāo ]

  1. 要求。《左传·文公十二年》:「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以事君。」《汉书·卷六四 ·严安传》:「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2. 招致。《左传·昭公三年》:「余不能治余县,又焉用州?其以徼祸也。」《荀子·儒效 》:「小人则日徼其所恶。」
  3. 拦阻、拦截。《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然后囿驺虞之珍群,徼麋鹿之怪兽。」
狂生 kuáng shēng
(1).无知妄为的人。《荀子·君道》:“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乐。” 明 王錂 《春芜记·报仇》:“须知彩凤,怎肯随鸦。笑狂生低下,也空劳受尽波查。”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不过也使这狂生可受得一点痛苦。”
(2).狂放的人。《后汉书·仲长统传》:“ 统 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 唐 陆龟蒙 《幽居赋》:“有雕龙之辩,然后为狂生。” 清 孙枝蔚 《念奴娇·题黄大宗小像》词:“曾忝座上称宾,狂生老矣,减尽从前慧。” 李光 《集诗述感》:“狂生意气书生胆,沧海西风一剑寒。”  ——《漢語大詞典》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1.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3.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4.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5.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6.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7.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8.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9.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10.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1.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2. 量词:➊ ​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1.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2.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悲愁 bēi chóu
悲伤忧愁。《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河东记·独孤遐叔》:“其妻寃抑悲愁,若无所控诉而强置於坐也。” 明 刘基 《王昭君》诗:“ 昭君 辞 汉 入 胡 中, 胡 女悲愁 汉 嬪喜。”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二章:“有让人落泪而不自知的悲愁和伤痛,也有使人恨得发疯和厌恶得发吐的情节。”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