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顾况唐代〕《公子行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轻薄如玉紫陌春风马足

轻薄(輕薄)qīng bó
(1).轻佻浮薄。《汉书·地理志下》:“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由斯而言,则 成帝 鱼服嫚游,乌集无度,虽外饰威重,而内肆轻薄,人君之望,不其缺如。”《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袭人 心里又着急起来,仍要拉他,只碍着 王夫人 和 寳釵 的面前,又不好太露轻薄,恰好 寳玉 一撒手就走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她恨富裕中衣轻薄的儿子有眼无珠,只看见她的外貌,却看不见她的内心。”
(2).指轻佻浮薄的人。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 江 淮 间多轻薄,妄以妖言諛 安 。”《北齐书·上党王涣传》:“﹝ 高涣 ﹞遂聚 鄴下 轻薄,凌犯郡县,为法司所纠。”《醒世姻缘传》第九回:“如今做了乡官了,有了无数的钱了,小轻薄就嫌媳妇儿丑,当不起他那大家。”
(3).侮辱玩弄。《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那妇女醒觉时,已被轻薄,欲待声张,又恐反坏名头,只得忍羞而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生甘言纠缠,但求一亲玉肌。 九郎 从之。生俟其睡寐,潜就轻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这个 内六区 的区长 阎庚 正指挥喽啰捕人、打人,看见这个瘦小的女孩子,想找便宜轻薄一下,不想碰了个没趣。”
(4).轻靡,浅薄。《北史·柳庆传》:“近代已来,文章华靡,逮于 江 左,弥復轻薄。”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此辈诚有词华,然其体轻薄,文章浮艳,必不成令器。”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学 温 李 最易入於滛哇;学 元 白 最易流於轻薄。”
(5).指物体分量轻,厚度薄。《史记·平準书》:“今半两钱法重四銖,而姦或盗摩钱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 宋 梅尧臣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诗:“而今制作已轻薄,比於古纸诚堪嗤。”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二)》:“例如现在器具之轻薄草率(世间误以为灵便),建筑之偷工减料,办事之敷衍一时,不要‘好看’,不想‘持久’,就都是出于同一病源的。”
(6).微薄,菲薄。 唐 张说 《观音菩萨像颂》:“轻薄束脩而归厚,流亡襁负而来復。”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你看这白银二锭,春衣一套,鞍马一副,齎发贤士。权为路费,休嫌轻薄。”《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老夫聊备三百金,权充路费……勿谓老夫轻薄,为负恩人也!”
(7).轻盈纤弱。 唐 罗虬 《比红儿诗》:“金粟妆成扼臂环,舞腰轻薄瑞云间。” 明 徐渭 《眼儿媚·书唐伯虎所画美人》词:“ 吴 人惯是画 吴 娥,轻薄不胜罗。”
(8).谓减少,减轻。《后汉书·陈宠传》:“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箠楚,以济羣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本朝富民之多》:“本朝轻薄徭税,休养生息百有餘年,故海内殷富,素封之家,比户相望。”
(9).轻视鄙薄;不尊重。《汉书·王尊传》:“劾奏 尊 ‘妄詆欺非谤赦前事,猥歷奏大臣,无正法,饰成小过,以涂污宰相,摧辱公卿,轻薄国家,奉使不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见 赵琮 是个多年不利市的寒酸秀才,没一个不轻薄他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许多新起的论者,今年都在开始轻薄着贩来的洋货。”
(10).卑贱;低微。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命轻薄,身微贱。”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名分轻薄,俸钱些小,家私暴,又不会畊种锄鉋,倚仗着笞杖徒流绞。”  ——《漢語大詞典》
儿 ( 兒 ) ér《國語辭典》

儿 [ rén ]

  1. 同「人 」。《說文解字·儿部》:「儿,古文奇字人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八·人》:「按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稍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則不變其本文而為人;合於下者,若『兒』若『見』則微變其本文為儿。」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面 ( 麵 ) miàn《國語辭典》

面 [ miàn ]

  1. 臉部。如:「面貌」、「顏面」、「臉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2. 物體的外表或上部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地面」、「封面」。
  3.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4. 量詞:➊ ​ 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一面國旗」、「兩面鏡子」、「三面牆」。➋ ​ 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5. 景況、情況。如:「場面」、「局面」、「世面」。
  6.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見、相見。如:「見面」。《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宋·蘇軾〈與任德翁〉:「年月不面,思企深劇。」
  2. 向著、對著。如:「背山面水」、「面壁思過」。《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1. 當面。如:「耳提面命」、「面授機宜」。《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
如玉
宋史五行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河中府酒厨梁上生芝一本十二叶其色如玉
诗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郑笺女行所舍主人之饩虽薄要就贤人其德如玉然
诗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分类字锦》
紫陌 zǐ mò
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汉 王粲 《羽猎赋》:“济 漳 浦而横阵,倚紫陌而竝征。”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之二:“緑簔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漢語大詞典》
春风(春風)chūn fēng
(1).春天的风。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 唐 元稹 《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 张天翼 《春风》:“春风是平等待人的。无论大小,一律要吹到春风的。”
(2).喻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清 钱谦益 《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
(3).喻融和的气氛。 陶行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
(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 春风化雨 ”。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缘》第七二回:“一个儿顷刻春风生粉颊,一个儿顿时喜色上眉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见她神态自如,满面春风。”
(6).比喻美貌。参见“ 春风面 ”。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 春风一度 ”。
(8).指茶。 宋 黄庭坚 《谢送碾赐壑源拣牙》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 陆游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以谢》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  ——《漢語大詞典》
缠 ( 纏 ) chán
缠 [ chán ]
  1. 绕,围绕:~绕。~绑。~缚。
  2. 搅扰;牵绊:~绵。~磨()。~搅。纠~。琐事~身。
  3. 应付:这个人真难~。
马足(馬足)mǎ zú
(1).马的足。《新唐书·归登传》:“ 登 性温恕,家僮为马所踶,笞折马足, 登 知,不加责。”《宋史·韩世忠传》:“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斫马足。”
(2).马的足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汉 张衡 《东都赋》:“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3).指破绽。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她是想支吾了事,怕老汉寻根究底的结果,会把昨晚深夜归家的马足露了出来,惹得老汉的又一顿训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