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巴 bā《國語辭典》
巴 [ bā ]
名- 国名。春秋时所建的国家,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东部。
- 量词。计算大气压力的单位。为英语 bar的音译。每平方公尺受力十万牛吨,即每平方公分受力一百万达因的压力称为「一巴」,其千分之一称为「毫巴」。也译作「巴尔」。
- 姓。如汉代有巴祗。
- 期望、盼望。如:「巴望」。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冻剌剌窑中巴不到那明,痛亲眷敲门都没个应。」
- 努力营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守了一世书窗,指望巴个出身,多少挣些家私。」
- 接近、贴近。《水浒传·第三回》:「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红楼梦·第九九回》:「巴著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上。」
- 附属在物体下面、后面的东西。如:「尾巴」、「下巴」。
- 指因干燥、湿稠凝结成块的东西。如:「锅巴」、「泥巴」、「盐巴」。
女 nǚ/rǔ《國語辭典》
女 [ nǚ ]
名- 女子,与「男」相对。如:「才女」、「男女平等」。《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晋书·卷九七·四夷传·南蛮传》:「贵女贱男,同姓为婚。」
- 女儿。如:「生儿育女」。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四颗星。《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怀帝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白聚牛、女之间。」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女性的、雌性的。如:「女道士」。《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崔绍》:「畜一女猫,常往来绍家捕鼠。」
- 幼小、柔弱。《诗经·豳风·七月》:「猗彼女桑。」
女 [ rǔ ]
代- 你。《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同「汝 」。
- 姓。如商代有女方。
女 [ nǜ ]
动- 将女儿许配给他人。《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姑。」《聊斋志异·卷六·江城》:「临江高蕃,少慧,仪容秀美。十四岁入邑庠,富室争女之。」
骑牛(骑牛)
魏书王肃传肃兄子衍属尔朱仲远称兵内向衍不能守为仲远所擒以其名望不害也令其骑牛从军久乃见释 ——《韵府拾遗 尤韵》
唱 chàng《國語辭典》
唱 [ chàng ]
动- 发出歌声。如:「唱歌」、「合唱」。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高声呼叫。如:「唱名」、「唱票」。唐·李贺〈恼公〉诗:「鸡唱星悬柳,鸦啼露滴桐。」
- 倡导。《南史·卷一五·傅亮传》:「我首唱大义,兴复皇室。」通「倡」。
- 泛称诗词歌曲。如:「绝唱」、「小唱」。
竹枝 zhú zhī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漢語大詞典》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漢語大詞典》
藕丝(藕絲)ǒu sī
(1).莲藕折断后,藕丝仍相连续,因以喻情意绵绵。 唐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别泪开泉脉,春愁罥藕丝。”《花城》增刑1981年第3期:“一泓海峡,隔断了多少兄弟情谊,夫妻藕丝。”
(2).彩色名。纯白色。 唐 李贺 《天上谣》:“粉霞红綬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王琦 汇解:“粉霞、藕丝,皆当时彩色名。” 叶葱奇 注:“藕丝即纯白色。”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漢語大詞典》
(2).彩色名。纯白色。 唐 李贺 《天上谣》:“粉霞红綬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王琦 汇解:“粉霞、藕丝,皆当时彩色名。” 叶葱奇 注:“藕丝即纯白色。”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漢語大詞典》
菱叶(菱叶)
唐 白居易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唐 崔橹 句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
宋 梅尧臣 得王介甫常州书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宋 苏轼 临安三绝 其三 石镜 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宋 孔平仲 上巳饮于湖上 杨花轻欲下,菱叶细方生。
元 郭钰 和刘渊见寄 病看菱叶疑非我,饥啖松花似得仙。
元 王恽 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 烛影红摇夜色侵,香添菱叶郁重衾。
明 高启 剡原九曲九首 其七 菱叶间荷花,风来秋飒飒。 ——《骈字类编》
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唐 崔橹 句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
宋 梅尧臣 得王介甫常州书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宋 苏轼 临安三绝 其三 石镜 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宋 孔平仲 上巳饮于湖上 杨花轻欲下,菱叶细方生。
元 郭钰 和刘渊见寄 病看菱叶疑非我,饥啖松花似得仙。
元 王恽 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 烛影红摇夜色侵,香添菱叶郁重衾。
明 高启 剡原九曲九首 其七 菱叶间荷花,风来秋飒飒。 ——《骈字类编》
傍江
沈右诗杖藜随意傍江行 ——《韵府拾遗 江韵》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 较长的时间:~代。古~。
-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 常常:~常。学而~习之。
-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 某一时刻:按~上班。
-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 机会:~机。待~而动。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