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荼コ褪雪,杨柳吹绵,迄逦麦秋天气。

黄升宋代〕《花发沁园春(芍药会上)

晓燕传情,午莺喧梦,起来检梭芳事。荼コ褪雪,杨柳吹绵,迄逦麦秋天气。翻阶傍砌。看芍药、新妆娇媚。正凤紫匀染绡裳,猩红轻透罗袂。
昼暖朱阑困倚。是天姿妖娆,不减姚魏。随蜂惹粉,趁蝶栖香,引动少年情味。花浓酒美。人正在、翠红围里。问谁是、第一风流,折花簪向云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杨柳麦秋天气

荼 tú《國語辭典》

荼 [ tú ]

  1. 植物名。即苦菜。菊科苦菜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高一尺余,中空,与叶均含白色乳汁。叶形似蓟,柔软无刺,有不规则锯齿。春夏之际开头状黄花。嫩叶可食。
  2. 茅、芦的白花。《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阇,有女如荼。」汉·郑玄·笺:「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

荼 [ shū ]

  1. 古时诸侯朝见天子所执的玉板。《荀子·大略》:「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唐·杨倞·注:「荼,古舒字,玉之上圆下方者也。」
  2. 门神。参见「神荼郁垒 」条。
  1. 舒缓、从容不迫。《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析干必伦,析角无邪,斲目必荼。」
褪 tuì/tùn《國語辭典》

褪 [ tùn ]

  1. 脱下、脱掉。如:「褪下镯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恶和尚道:『你褪了帽子罢!』老和尚含著眼泪,自己除了帽子。」
  2. 消减、消失。如:「褪色」。《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腮边红褪青梅小,口角黄消乳燕飞。」
  3. 凋谢。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宋·辛弃疾〈生查子·梅子褪花时〉词:「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
  4. 藏放。如:「袖子里褪了一封信。」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怀揣十大曲,袖褪乐章集。」
  5. 退。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待趋前,还褪后,我则索慌忙施礼半含羞。」《警世通言·卷二三·乐小舍𢬵生觅偶》:「见他趋前褪后,神情不定,心上也觉可怜。」

褪 [ ​tuì ]

  1. (一)​之又音。
雪 xuě《國語辭典》

雪 [ xuě ]

  1. 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结成的六角形白色晶体。如:「白雪」、「冰雪」、「下雪」、「积雪」。
  1. 下雪、降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于时始雪,五处俱贺。」唐·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 擦拭。《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唐·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二首之一:「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3. 洗刷、洗清、清除。如:「雪耻」、「昭雪」、「洗雪冤情」。《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故雪殽之耻。」
  1. 如雪般白色的。如:「雪白」。隋·卢思道〈孤鸿赋〉:「振雪羽而临风,掩霜毛而候旭。」

雪 [ xuè ]

  1. 「雪白」的「雪」的又音。
杨柳(楊柳)yáng liǔ
(1).泛指柳树。《诗·小雅·鹿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唐 温庭筠 《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緑烟金穗不胜收。” 明 杨慎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允》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丰子恺 《杨柳》:“昔年我住在 白马湖 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所以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
(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檉,河柳也。’观此,则杨可称柳,柳亦可称杨,故今南人犹併称杨柳。”
(3).借指侍妾、歌姬。 唐 白居易 《别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嫋多年伴醉翁。”参见“ 杨枝 ”。  ——《漢語大詞典》
吹 chuī《國語辭典》

吹 [ chuī ]

  1. 噘著嘴将气体用力从口中呼出来。如:「吹奏」、「吹口哨」。《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2. 气流顺著某方向流动。如:「风吹雨打」。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3. 夸口、说大话。如:「吹牛」、「吹嘘」。
  4. 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如:「他们的婚事,早就吹了。」

吹 [ chuì ]

  1. 参见「鼓吹」(一)​条。
绵 ( 綿 ) mián
绵 [ mián ]
  1.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绸。~里藏针。
  2.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薄。~软。~力。
  3.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延。~联。~长。~亘。连~。
  4. 性情温和:他平时挺~。
迄 qì《國語辭典》

迄 [ qì ]

  1. 至、到。如:「迄今」。《诗经·大雅·生民》:「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汉书·卷三○·艺文志》:「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
  1. 始终、一直。如:「迄无音讯」。《后汉书·卷七○·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聊斋志异·卷四·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逦 ( 邐 ) lǐ
逦 [ lǐ ]
     ◎ 〔迤()~〕见“1”。
麦秋(麥秋)mài qiū
(1).麦熟的季节。通指农历四、五月。《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 陈澔 集说:“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 唐 戴叔伦 《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诗:“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 清 赵翼 《二麦将收连旬大雨》诗:“麦秋时候连旬雨,天要杀人不用刀。” 李准 《李双双小传》一:“在高级社时候,很少能上地里做几回活,逢着麦秋忙天,就是做上几十个劳动日,也都上在 喜旺 的工折上。”
(2).谓麦子成熟。《周书·苏绰传》:“麦秋在野,蚕停於室。”
(3).麦间小虫。 明 李梦阳 《空同子·物理篇》:“ 环庆 无麦秋, 大梁 无萤,无寒蝉。” 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下:“以麦秋为虫名,甚奇。《五杂俎》:‘今俗指麦间小虫为麦秋。’”  ——《漢語大詞典》
天气(天氣)tiān qì
(1).古人指轻清之气。《逸周书·时训》:“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2).泛指空气。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传》:“鼻之呼吸,刻不能不与天气相通。”
(3).天命,气数。 唐 许敬宗 《尉迟恭碑》:“ 刘武周 不稽天气,寔暗人谋。”
(4).气候。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宋 张先 《八宝装》词:“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河中井》:“时天气炎热,游泳於河,竟失足堕下。” 丁玲 《阿毛姑娘》:“不怕天气已很冷,沿路上还是有不少烧香的客。”
(5).时候。指某一时刻。《水浒传》第八回:“两个公人带了 林冲 出店,却是五更天气。”《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莫如趁天气还早,躲了他。” 魏巍 《在风雪里》三:“吃过饭,天气已经不早了。”
(6).指一段时间。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醉归》:“俏冤家夜深归,喫得烂醉……枉了奴对孤灯守了三更多天气。” 康濯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他并不是党员,快到六十岁,结婚才不过十年天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