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片言封相衔,谩劳从仕衫。

未知作者元代〕《【越调】凭阑人_风烛功名鱼

风烛功名鱼上竿,石火光阴船下滩。万钟夺命舟,得全忠孝难!
  休笑孙庞恶战憨,且论苏张能剧谈。片言封相衔,谩劳从仕衫。
  簇簇攒攒圈柳葩,草亨斜签门外插。五七枝桃杏花,柳阴中三四家。
  开彻南枝枝上春,香满清江江上村。那些儿堪可人,水边新月痕。
  千里关河音问疏,斜月阑干人影孤。隔帘呼玉奴,雁来曾寄书?
  明月窥人穿绣帘,酒醒香消愁越添。玉簪谁再掂?锦笺无意拈。 章台行
  花阵赢输随镘生,桃扇炎凉逐世情。双郎空藏瓶,小卿一块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片言相衔谩劳从仕

片言 piàn yán
(1).简短的文字或语言。 晋 陆机 《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岂有片言不接,一见无疑,遽欲加以宠荣,復其禄位?”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四折:“一杯寿酒庆生辰,则我这满怀愁,片言难尽。”《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芳卿之情,深于潭水,非片言所能申谢。”
(2).指少许不和之言。《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一向三口在家过活,并无片言。”  ——《漢語大詞典》
封 fēng《國語辭典》

封 [ fēng ]

  1. 包好的或用來裝東西的紙袋。如:「賞封」、「信封」、「拆封」。
  2. 量詞。計算包裹或裝上封套物件的單位。如:「一封信」。唐·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詩:「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紅樓夢·第二回》:「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答謝甄家娘子。」
  3. 疆界。《左傳·僖公三十年》:「(晉)​又欲肆其西封。」晉·杜預·注:「封,疆也。」
  4. 姓。唐代有封演。
  1. 密閉、緘合。如:「大雪封山」、「封住洞口」。《後漢書·卷六·順帝紀》:「而遠獻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還之。」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2. 封閉、禁止使用。如:「查封」。《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
  3. 限制。如:「故步自封」。
  4. 舊時帝王以土地、爵位、名號授給王族或有功的人。《孟子·告子下》:「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5. 聚土築墳。《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唐·孔穎達·正義:「不積土為墳,是不封也。」《禮記·樂記》:「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
  6. 天子築壇祭天。《管子·地數》:「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禪之王,七十二家。」
  7. 富厚、增加。《國語·楚語上》:「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三國吳·韋昭·注:「封,厚也。」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春草封歸恨,源花費獨尋。」
  8. 圍棋中以破壞對手的通道而對其實施封鎖的下法。
相衔(相銜)xiāng xián
(1).前后连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詔召相衔,徐乃旋师。” 清 曾国藩 《勇毅公神道碑铭》:“朝廷鉴其至诚,所请未尝不许,而以 淮南 事棘,又未尝不敦促上道,詔召相衔。”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
(2).相互怀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姚崇》:“ 姚崇 与 张説 同为相,而相衔颇深。”
(3).相含。 清 侯方域 《九日雨花台》诗之五:“搔首逸情应不尽, 龙山 夕照正相衔。”  ——《漢語大詞典》
谩劳(謾勞)màn láo
徒劳。谩,通“ 漫 ”。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死别多应梦里逢,谩劳孝妇写遗踪。可怜不得图家庆,辜负丹青泣画工。”  ——《漢語大詞典》
从仕(從仕)cóng shì
做官。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 唐 韩愈 《从仕》诗:“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顾迫贫从仕,又十有二年,负神之教多矣。”  ——《漢語大詞典》
衫 shān《國語辭典》

衫 [ shān ]

  1. 衣服的通称。如:「衣衫」、「棉衫」。明·张自烈《正字通·衣部》:「衫,衣之通称。」
  2. 单衣。如:「汗衫」、「罗衫」。唐·白居易〈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诗:「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