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曹植两汉〕《怨歌行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素服开金感悟

素服 sù fú
(1).本色或白色的衣服。居丧或遭遇凶事时所穿。《礼记·郊特牲》:“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 郑玄 注:“素服,衣裳皆素。”《史记·李斯列传》:“ 赵高 诈詔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 鄩 曰:‘降将未受 梁王 宽释之命,安敢乘马衣裘乎!’乃素服乘驴至 大梁 。” 胡三省 注:“素服,囚服也。” 明 方孝孺 《云敞赞》:“后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代父赎罪》:“愚以为父兄有犯,宜令子弟素服肉袒,诣闕请罪。”
(2).本色或白色的衣服。日常穿的便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旧制一废难复》:“然而一变之后,遂不可改,他如藩、臬臺与按臣本寮友,今以素服行半属礼,参、游亦方面重寄,今叩头披执,与卒校无异。”《西游记》第五三回:“那真仙……急起身,下了琴牀,脱了素服,换上道衣。” 清 俞蛟 《梦厂杂著·齐东妄言上·胡承业》:“内一姬素服淡粧,尤娟秀。”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两妇年皆四十许,淡妆素服,丰韵幽嫺。”  ——《漢語大詞典》
开金(開金)kāi jīn
含黄金的合金。  ——《漢語大詞典》
縢 téng《國語辭典》

縢 [ téng ]

  1. 封閉、纏束。《詩經·秦風·小戎》:「交韔二弓,竹閉緄縢。」漢·毛亨·傳:「縢,約也。」
  1. 繩索。《詩經·魯頌·閟宮》:「公車千乘,朱英綠縢。」《續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乘輿以縢貫曰珠。」
  2. 綁腿布。《戰國策·秦策一》:「羸縢履蹻,負書擔橐。」
  3. 囊。《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序》:「大則連為帷蓋,小乃制為縢囊。」《遼史·卷五二·禮志五》:「負銀罌,捧縢,履黃道行。」通「幐」。
感悟 gǎn wù
亦作“ 感寤 ”。
(1).感动之使醒悟。 汉 刘向 《列女传·张汤母》:“君子谓 张汤 母能克己感悟时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奏疏不必繁多,为文但取其明白,足以尽事理感悟人主而已。”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六折:“此事梦觉相寻,真妄互见,倒可以感悟人也。”《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言不切至,不足以感寤陛下。”
(2).受感动而醒悟。《史记·管晏列传》:“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新唐书·奸臣传下·崔胤》:“ 德昭 感寤,乃告以 胤 谋, 德昭 许诺, 胤 斩带为誓。”《明史·胡世宁传》:“每重狱,别白为帝言之,帝輒感悟。” 钱锺书 《围城》四:“结果儿子‘为之悚然感悟,愧悔无已’。”  ——《漢語大詞典》
求 qiú《國語辭典》

求 [ qiú ]

  1. 找尋、探索、設法得到。如:「尋求」、「探求」、「實事求是」、「緣木求魚」。《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2. 懇託、乞助。如:「求助」、「懇求」、「乞求」、「祈求」、「請求」。《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華佗傳》:「又有疾者,詣佗求療。」
  3. 要求。如:「苛求」、「求全責備」。《論語·微子》:「無求備於一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4. 貪圖。《論語·子罕》:「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唐·徐夤〈潤屋〉詩:「潤屋豐家莫妄求,眼看多是與身讎。」
  5. 招引。《易經·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孟子·公孫丑上》:「今國家間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
  1. 姓。如漢代有求仲。
其 qí/jī《國語辭典》

其 [ qí ]

  1.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如:「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 他的、他们的。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1.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如:「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1.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2.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3.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2.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1.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2.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3. 表示语气的加强。如:「尤其」、「极其」。
  1. 姓。如汉代有其石。

其 [ jì ]

  1.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 [ jī ]

  1.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端 duān《國語辭典》

端 [ duān ]

  1. 事物的两头皆称为「端」。如:「尖端」、「末端」、「笔端」。《论语·子罕》:「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 事物的起始。如:「开端」、「发端」、「挑起战端」。《孟子·公孙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3. 项目、方面。如:「鬼计多端」、「变化万端」、「举其一端」。
  4. 心思、思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5. 古代布帛的长度单位。通常一端约等于一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除了文若虚,每人送缎子二端。」
  6. 姓。如明代有端孝思。
  1. 正、正直。如:「品行不端」。《礼记·玉藻》:「目容端,口容止。」《孟子·离娄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1. 以手托物。如:「端碗」、「端菜上桌」。
  2. 摆。如:「端架子」、「把问题都端出台面上讨论。」
  1. 到底、究竟。宋·王安石〈龙泉寺石井〉诗二首之二:「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卧龙无?」宋·陆游〈幽事〉诗:「余年端有几?风月且婆娑。」
  2. 果真。宋·苏轼〈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词:「武昌南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