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香径草中回玉勒,

李绅唐代〕《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香径草中回玉勒,
凤凰池畔泛金樽。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
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香径草中玉勒

香径(香徑)xiāng jìng
亦作“ 香逕 ”。
(1).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 唐 戴叔伦 《游少林寺》诗:“石龕苔蘚积,香径白云深。”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 苏州 胜迹 采香径 的省称。 采香径 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时 吴王 种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题灵岩寺》诗:“ 娃宫 屐廊 寻已倾, 砚池 香径 又欲平。” 宋 柳永 《双声子》词:“ 夫差 旧国, 香径 没、徒有荒丘。” 元 张翥 《忆姑苏》诗:“臺上麋游 香逕 冷,陵头虎去 剑池 荒。”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香逕 尘生乌自啼, 屧廊 人去苔空緑。”  ——《漢語大詞典》
草中
晋语冬襄王避昭叔之难居于郑地汜使来告难子犯曰民亲而未知义也君盍纳王以教之义公说乃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翟以求东道县魏志毋丘俭传俭闻钦战败恐惧夜走众溃比至慎 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独与小弟秀及孙重藏水边草中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 吴志孙坚传注吴书曰坚乘胜深入于西华失利坚被创堕马卧草中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坚所骑骢马驰还营踣地呼鸣将士随马于草中得坚坚还营十数日创少愈乃复出战以元史胡光远传一夕梦母欲食鱼晨起号天将求鱼祭见生鱼五尾列墓前俱有齧痕邻里惊异方共聚观有獭出草中浮水去众知是獭所献以状闻于官表其闾户王维田家诗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狐苏轼和梅 曹会猎铁沟诗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 兔不须惊  ——《骈字类编》
回 huí《國語辭典》

回 [ huí ]

  1. 掉轉。如:「回首」、「回過身來」。唐·白居易〈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2. 返、歸。如:「回國」、「回家」、「一去不回」。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3. 改變。如:「回心轉意」。《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
  4. 答覆。如:「回信」、「回電」、「回答」。《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日後他來通消息時,好言回他。」《紅樓夢·第七回》:「次日,鳳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畢,方來辭賈母。」
  5. 還覆給對方相同或某種動作。如:「回敬」、「回他一槍」。
  6. 謝絕、辭去。如:「一口回絕」。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餘回納,不訝不訝。」《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咱們家遭著這樣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麼回了他去罷。」
  7. 避開。如:「回避」。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齣》:「前日兩次訪他,俱不得遇,風塵中人,知他真不在家,還是故意回你。」
  1.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區,以信奉回教為主。
  2. 量詞:➊ ​ 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➋ ​ 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蹔到間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閒坐了一回。」➌ ​ 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➍ ​ 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3. 姓。如明代有回滿注。
玉勒 yù lè
(1).玉饰的马衔。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控玉勒而摇星,跨金鞍而动月。” 唐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诗:“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 嫖姚 破 骨都 。”《宋史·外国传六·回鹘》:“遣使 曹万通 以玉勒名马……来贡。”
(2).指马。 唐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玉勒乍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清 汪懋麟 《扈从东巡日记序》:“秘书日日随行殿,玉勒前头珥笔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