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仙鹤雌雄唳明月。

李绅唐代〕《悲善才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东头弟子曹善才,
琵琶请进新翻曲。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
转腕拢弦促挥抹,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珮相瑳切。流莺子母飞上林,
仙鹤雌雄唳明月。此时奉诏侍金銮,别殿承恩许召弹。
三月曲江春草绿,九霄天乐下云端。紫髯供奉前屈膝,
尽弹妙曲当春日。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
日曛尘暗车马散,为惜新声有馀叹。明年冠剑闭桥山,
万里孤臣投海畔。笼禽铩翮尚还飞,白首生从五岭归。
闻道善才成朽骨,空馀弟子奉音徽。南谯寂寞三春晚,
有客弹弦独凄怨。静听深奏楚月光,忆昔初闻曲江宴。
心悲不觉泪阑干,更为调弦反覆弹。秋吹动摇神女佩,
月珠敲击水晶盘。自怜淮海同泥滓,恨魄凝心未能死。
惆怅追怀万事空,雍门感慨徒为尔。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仙鹤雌雄明月

仙鹤(仙鶴)xiān hè
(1).神话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 唐 王勃 《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宾鸿逐暖,孤飞万里之中;仙鹤随云,直去千年之后。”《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张公 ﹞道罢,用手一招,叫两只仙鹤。 申公 与 张古老 各乘白鹤,腾空而去。”参见“ 仙禽 ”。
(2).鸟名。也叫白鹤。《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做公的见了做贼的,就是仙鹤遇了蛇洞,闻风即知。” 清 龚自珍 《应天长》词:“山僧许我移茶灶,不用当关仙鹤报。”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取下一只蓝色硬纸折成的小仙鹤放在袋里带回 中国 ,可是今天我却找不到它了。”  ——《漢語大詞典》
雌雄 cí xióng
(1).雌性和雄性。《诗·小雅·正月》:“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晋书·五行志中》:“ 惠帝 元康 中, 吴郡 娄县 人家闻地中有犬子声,掘之,得雌雄各一。” 清 沈起凤 《谐铎·鸡谈》:“有 祝翁 者,豢雌雄两头。”
(2).指女性和男性。《管子·霸形》:“令其人有丧雌雄。” 尹知章 注:“失男女之偶。”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姹女住离宫,身边产雌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有孕妇痛急欲产,诸女伴张裙为幄,罗守之,但闻儿啼,不暇问雌雄。”
(3).泛指成对的事物。《庄子·则阳》:“欲恶去就,於是桥起;雌雄片合,於是庸有。” 成玄英 疏:“言物在阴阳造化之中藴斯情虑,开杜交合,以此为常也。”《淮南子·天文训》:“律之数六,分为雌雄,故曰十二鐘,以副十二月。”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长宁军·潼川府路》:“﹝ 淯井 脉有二:﹞一自对谿 报恩 山趾度溪而入……一自 寳屏 随山而入,谓之雌雄水。”
(4).比喻胜负、强弱、高下。《荀子·议兵》:“若夫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 三国 吴 韦昭 《博奕论》:“当其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鋭意,神迷体倦。” 宋 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且连兵带垒,与 楚 百战以决雌雄,乃有天下三分之二。” 清 洪升 《长生殿·倖恩》:“况他近日呵, 昭阳 内, 昭阳 内,一人独占三千宠,问阿谁能与竞雌雄。” 续范亭 《感言》:“一九三五年我在 西湖 养伤时,曾作过一首抗 日 的诗:‘不怕死,不怕疼,不怕辛苦不怕穷;养成一片大无畏,誓与 倭 寇决雌雄。’”
(5).引申为竞争;逞强争胜。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中山 人常好与 镇 人相雌雄。 中山 城北园中亦有大池,遂谓之‘海子’,以压 镇 之‘潭园’。” 明 邵璨 《香囊记·媾媒》:“家声縉绅,雌雄州郡。” 清 李渔 《秦淮健儿传》:“闻子大言恐世,故来与子雌雄,不意竟输我一筹。”
(6).犹和适。《淮南子·本经训》:“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一和于四时,明照于日月,与造化者相雌雄。” 高诱 注:“雌雄,犹和适也。”
(7).喻成对的事物大小不一。《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两目雌雄,必主富而多诈。”  ——《漢語大詞典》
唳 lì《國語辭典》

唳 [ lì ]

  1. 鸟类高声鸣叫。如:「风声鹤唳」。《晋书·卷五四·陆机传》:「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风信》:「又饥鸢高唳,海雀惊飞,则逾日必风。」
明月 míng yuè
(1).光明的月亮。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刘大白 《丁宁·黄昏》:“这秘密的黄昏,一霎时吞了斜阳,又一霎时吞了明月。”
(2).指明珠。《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 王逸 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冯浩 笺注:“明月,珠也。” 清 刘大櫆 《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瀆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
(3).喻泪珠。 唐 孟郊 《连州吟》之三:“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
(4).下一个月。《左传·昭公七年》:“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良止 以抚之。” 明 杨慎 《升庵经说·春秋左传·明月》:“ 齐 燕 平之月, 公孙段 卒,国人愈惧;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洩 。古书传及俗称谓曰明年、明日则有之矣,明月仅见此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