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问得中天,归修释迦谱。
浮屠从西来,事者极梁武。岩幽与水曲,结构无遗土。
穷山林干尽,竭海珠玑聚。况即侍从臣,敢爱烟波坞。
幡条玉龙扣,殿角金虬舞。释子厌楼台,生人露风雨。
今来四百载,像设藏云浦。轻鸽乱驯鸥,鸣钟和朝橹。
庭蕉裂旗旆,野蔓差缨组。石上解空人,窗前听经虎。
林虚叶如织,水净沙堪数。遍问得中天,归修释迦谱。
穷山林干尽,竭海珠玑聚。况即侍从臣,敢爱烟波坞。
幡条玉龙扣,殿角金虬舞。释子厌楼台,生人露风雨。
今来四百载,像设藏云浦。轻鸽乱驯鸥,鸣钟和朝橹。
庭蕉裂旗旆,野蔓差缨组。石上解空人,窗前听经虎。
林虚叶如织,水净沙堪数。遍问得中天,归修释迦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遍 biàn《國語辭典》
遍 [ biàn ]
读音 形- 全部、整个。形容到处都是。如:「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满山遍野」。宋·张俞〈蚕妇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 没有一处遗漏的。如:「遍布」、「遍历」、「红遍东南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布满。如:「朋友遍天下」。
- 量词。计算动作头尾经历的单位。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遍 [ piàn ]
语音- (一)之语音。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得中 dé zhōng
(1).得居中位。《易·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2).适当,适宜。《后汉书·党锢传·杜密》:“今志义力行之贤而 密 达之,违道失节之士而 密 纠之,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分之一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穠纤得中,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一本作“ 得衷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俗以望日具素饌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谓向北则冬寒,向南则冬温,向东西则寒温得中,谓之盂兰盆。”
科举时代谓考试中式。《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鳯生 虽已得中,春试尚远,还在园中读书。” ——《漢語大詞典》
(2).适当,适宜。《后汉书·党锢传·杜密》:“今志义力行之贤而 密 达之,违道失节之士而 密 纠之,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分之一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穠纤得中,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一本作“ 得衷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俗以望日具素饌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谓向北则冬寒,向南则冬温,向东西则寒温得中,谓之盂兰盆。”
科举时代谓考试中式。《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鳯生 虽已得中,春试尚远,还在园中读书。” ——《漢語大詞典》
天 tiān《國語辭典》
天 [ tiān ]
名- 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顶天立地」。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一昼夜的时间。如:「昨天」、「今天」、「大后天」、「一天」。
- 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时节、季节。如:「春天」、「三伏天」、「黄梅天」。
- 气候。如:「晴天」、「阴天」、「大热天」、「下雨天」。
- 自然。如:「人定胜天」、「乐天知命」。《庄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 指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有时指命运、有时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指神灵所住的世界。如:「升天」、「归天」。
- 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为天」。《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如:「这项工作限你三十天时间完成,不得拖延。」
- 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险」、「天籁」、「天性」。
- 数目极大的。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
- 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如:「天桥」、「天窗」、「天棚」。
-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修 xiū《國語辭典》
修 [ xiū ]
动- 装扮、装饰。如:「修饰」。《楚辞·屈原·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唐·李中〈春闺辞〉二首之一:「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 整治、修理,使恢复、合用。如:「整修」、「维修」。《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家里有几件乐器坏了,要借重老爹修一修。」
- 建造、兴建。如:「修水库」、「修筑道路」。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
- 涵养、锻炼。如:「修身养性」、「修心」。《文选·陆机·五等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 学习、研究。如:「自修」、「进修」。《韩非子·五蠹》:「今修文学,习言谈。」
- 著述、撰写。如:「修史」。《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修易序书,制作春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修书累纸,意寄殷勤。」
- 削、剪。如:「修指甲」、「修铅笔」。
- 长、高、远。如:「修长」。宋·苏轼〈满江红·东武南城〉词:「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 善、美好。唐·韩愈〈进学解〉:「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 有贤德的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 姓。如晋代有修肃。
释迦(釋迦)shì jiā
(1). 印度 种族名。 释迦牟尼 即出生于此族。参阅《释氏要览》。
(2). 释迦牟尼 的简称。 南朝 梁 沈约 《答陶华阳》:“《难》云, 释迦 之现,近在 庄王 , 唐 虞 夏 殷 ,何必已有, 周公 不言,恐由未出。”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大觉禅寺奥公乞经藏记既成以诗戏之》:“词源老去苦无多,强著闲文讚 释迦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今诸山知识,往往互詆为魔, 释迦 之预记,胡不爽乃尔耶?” ——《漢語大詞典》
(2). 释迦牟尼 的简称。 南朝 梁 沈约 《答陶华阳》:“《难》云, 释迦 之现,近在 庄王 , 唐 虞 夏 殷 ,何必已有, 周公 不言,恐由未出。”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大觉禅寺奥公乞经藏记既成以诗戏之》:“词源老去苦无多,强著闲文讚 释迦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今诸山知识,往往互詆为魔, 释迦 之预记,胡不爽乃尔耶?” ——《漢語大詞典》
谱 ( 譜 ) pǔ
谱 [ pǔ ]
- 依照事物的类别、系统制的表册:年~。家~。食~。菜~。~系(a.家谱上的系统;b.物种变化的系统)。
- 记录音乐、棋局等的符号或图形:歌~。乐(yuè)~。棋~。画~。~号。~表。
- 编写歌谱:~曲。~写。~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