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百岁无愁即是仙。

杜荀鹤唐代〕《乱后山居

从乱移家拟傍山,今来方办买山钱。九州有路休为客,
百岁无愁即是仙。野叟并田锄暮雨,溪禽同石立寒烟。
他人似我还应少,如此安贫亦荷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百岁无愁即是

百岁(百歲)bǎi suì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漢語大詞典》
无愁(無愁)wú chóu
(1).没有忧虑。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二:“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宋 范成大 《晚春》诗之二:“好事怜春老,无愁耐日长。” 清 钱谦益 《读豫章仙音谱漫题》诗之五:“舞艷歌娇烂不收, 南朝 从此果无愁。”
(2).古乐府杂曲歌名。传为 北齐 后主 所倡作,至 唐 天宝 年间,改名《长欢》《北齐书·幼主纪》:“﹝ 后主 ﹞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琵琶而唱之。”《隋书·音乐志中》:“﹝ 北齐 ﹞ 后主 亦自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絃而歌。别採新声,为《无愁曲》……乐往哀来,竟以亡国。”参见“ 无愁天子 ”。  ——《漢語大詞典》
即是 jí shì
(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漢語大詞典》
仙 xiān《國語辭典》

仙 [ xiān ]

  1. 經修煉後長生不老、超脫塵俗的人。如:「神仙」、「八仙過海」、「修道成仙」。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2. 性情或行為超凡不俗的人。如:「詩仙」、「劍仙」。唐·杜甫·〈飲中八僊歌〉:「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3. 姓。如宋代有仙源明。
  1. 神仙的、仙人的。如:「仙宮」、「仙居」、「仙丹」。《文選·張衡·西京賦》:「含利颬颬,化為仙車。」
  2. 輕飄、輕盈。《文選·何敬祖·雜詩》:「心虛體自輕,飄颻若仙步。」唐·杜甫〈覽鏡呈柏中丞〉詩:「起晚堪從事,行遲更覺仙。」
  3. 超俗不凡。如:「仙容」、「仙品」、「仙才」。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1. 稱死的婉辭。如:「仙化」、「仙去」、「仙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