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丹访葛洪无旧灶,诗寻灵观有遗文。

齐己唐代〕《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

电击流年七十三,齿衰气沮竟何堪。谁云有句传天下,
自愧无心寄岭南。晓漱气嫌通市井,晚烹香忆落云潭。
邻峰道者应弹指,藓剥藤缠旧石龛。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后便来西。干戈时变信虽绝,
吴楚路长魂不迷。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鹤岭僧来细话君,依前高尚迹难群。自抛南岳三生石,
长傍西山数片云。丹访葛洪无旧灶,诗寻灵观有遗文。
莫将离别为相隔,心似虚空几处分。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访葛洪无旧灵观遗文

丹 dān《國語辭典》

丹 [ dān ]

  1. 赤色的礦石,可以製成顏料。《書經·禹貢》:「杶幹栝柏,礪砥砮丹。」
  2. 精煉配製的藥劑。如:「仙丹」、「靈丹妙藥」、「九轉還魂丹」。
  3. 姓。如漢代有丹玉。
  1. 紅色的。如:「丹楓」、「丹脣」、「丹砂」。
  2. 赤誠的。如:「丹心」、「丹忱」。
访 ( 訪 ) fǎng
访 [ fǎng ]
  1.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
  2.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葛洪 gě hóng
(284-364)东晋道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自幼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从郑隐、鲍玄学炼丹术和道术。后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神仙传》《西京杂记》等。  ——《漢語大詞典》
无旧(無舊)wú jiù
没有旧交情。《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刘使君 与 孙将军 自来无旧,恐虚费词説。”参见“ 无旧无新 ”。  ——《漢語大詞典》
灶 ( 竈 ) zào《國語辭典》

灶 [ zào ]

  1. 以磚土或石塊砌成,用來生火烹飪的設備。如:「土灶」、「爐灶」、「石灶」。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寻 ( 尋 ) xún
寻 [ xún ]
  1. 找,搜求:~找。~觅。~机。~问。~访。~衅。追~。~章摘句。
  2.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灵观(靈觀)líng guān
道观。 唐 孟郊 《列仙文·安度明》诗:“灵观空无中,鹏路无间邪。”《云笈七籤》卷九七:“紫宫乘緑景,灵观蔼嵯峨。”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遗文(遺文)yí wén
(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诗文。《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 墨 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 唐 元结 《〈箧中集〉序》:“已长逝者遗文散失,方祖师者不见近作。” 宋 苏轼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没追和其韵》:“遗文付来哲,后事待诸友。”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两地书〉序言》:“﹝ 韦素园 ﹞病殁于 北平 同仁医院了,大家想搜集他的遗文,为他出一本纪念册。”
(2).散逸的诗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文宗 时, 郑覃 侍讲禁中,以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詔令祕阁,搜访遗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条文、礼乐制度。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至於举贤良,崇孝弟,明考课,虽宇内初辑,然庶政大体,弥纶备具,遗文故事,施於后世,皆可为法。” 宋 蔡襄 《明礼》:“冠婚丧葬,礼之大者,冠礼今不復议,婚礼无復有古之遗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