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和卢彦威学士:貂裘敝,骢马骄,雪花飞蓟门寒到。

张可久元代〕《【双调】落梅风_玉果山先上

玉果山先上寻梅

随明月,过小桥,记年时杖藜曾到。倚东风一枝斜更好,玉生香有谁索笑?

禹寺见梅

蒲团厚,纸帐新,不奢华自然风韵。小窗见梅如故人,亚冰梢月斜云褪。

冬夜

更阑后,雁过也,梦不成小窗寒夜。伴离人落梅香带雪,半帘风一钩新月。

别会稽胡使君

载酒人何处?倚阑花又开,忆秦娥远山眉黛。锦云香鉴湖宽似海,还不了五年诗债。

废园湖石

芭蕉畔,杨柳边,想当时玉人娇面。十年旧题漫翠藓,倚高寒夏云一片。

歌姬张氏睡起

瑶池上,翠槛边,笑当时六郎娇面。行云梦回眉黛浅,枕痕香睡红一线。

叹世和刘时中

土库千年调,金疮百战功,叹兴亡一场春梦。卧白云北邙山下冢,信虚名得来无用。

闲居

看云坐,听雨眠,鹤飞归老梅庭院。青山隐居心自远,放浪他柳莺花燕。

西园春暮

伤春瘦,望远愁,掩朱门碧苔生甃。绕西园旋呼花下酒,海棠飞牡丹厮够。

睡起

拢钗燕,鞿绣鸳,卷朱帘绿阴庭院。奈何天不教人醉眠,打新荷雨声一片。

东嘉缘野桥

渔榔静,雁字斜,柳阴疏藕花初谢。小阑干画桥横缘野,忆西湖月明秋夜。

闲闲亭上

鱼吹沫,鹤弄影,洗秋云玉波如镜。闲闲小亭风日冷,竹千竿绿苔三径。

和崔雪竹

依村店,驻小车,玉骢嘶绣鞍初卸。琵琶乱弹人醉也,雁云高蓟门秋月。

春情

桃花面,柳叶眉,小亭台锁红关翠。孤帏玉人初睡起,不平他锦鸳成对。

胡贵卿席上

宜春令,消夜图,锦橙开噀人香雾。梅花月边同笑语,不寻思灞桥诗句。

秋望

干荷叶,脆柳枝,老西风满襟秋思。盼来书王人憔悴死,界青大雁飞一字。

忆别

啼红袖,识锦图,记临行雨花风絮。平安字书曾寄与,题名在凤鸾双处。

和卢彦威学士

貂裘敝,骢马骄,雪花飞蓟门寒到。雁儿几声南去了,也教他玉人知道。

肃斋翁命赋狮橘

生狞面黄金兽,蜜多心白玉浆。吼千林月寒霜降,绕维摩万八千佛供床,喷清香九重天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学士貂裘骢马雪花蓟门寒到

和 hé/hè/huó/huò/hú《國語辭典》

和 [ hé ]

  1.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2. 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3. 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4. 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5. 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1. 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2. 連同。如:「和衣而眠」。
  1. 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2. 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1.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1.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和 [ hè ]

  1. 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2. 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和 [ huo ]

  1. 溫暖的。如:「暖和」。

和 [ hàn ]

  1. 之語音。

和 [ hú ]

  1.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和 [ huò ]

  1. 攪拌、混合。如:「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卢 ( 盧 ) lú
卢 [ lú ]
  1. 饭器。
  2. 黑色:“~弓一,~矢百”。
  3. 同“垆”,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
  4. 姓。
彦 ( 彥 ) yàn
彦 [ yàn ]
     ◎ 古代指有才学、德行的人:俊~。~士。
威 wēi《國語辭典》

威 [ wēi ]

  1. 尊严。如:「威仪」、「威信」、「威严」。《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辽史·卷七四·韩知古传》:「捐弃旗鼓,损威辱国。」
  2. 权势,能压服别人的力量。如:「发威」、「示威」。《商君书·去彊》:「刑生力,力生彊,彊生威。」《隋书·卷七○·李密传》:「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
  3. 姓。如清代有威应洪。
  1. 震慑。如:「声威天下」。《易经·系辞下》:「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2. 以声势或武力逼迫他人。如:「威胁」、「威吓」。
学士(學士)xué shì
(1).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周礼·春官·乐师》:“帅学士而歌《彻》。” 郑玄 注:“学士,国子也。”《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 孔颖达 疏:“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
(2).泛指普通读书人。《庄子·盗跖》:“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倖於封侯富贵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省文章既不晓,覩学士如草芥。” 明 何景明 《彭中丞四民图歌》:“渔奔樵窜学士徙,纵有陇亩无人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每逢学士真儒,叹息踧踖,愧生於中,颜变於外。”
(3).犹学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 介甫 、 元晦 自是学士,不得以所长没之。”
(4).官名。 南北朝 以后,以学士为司文学撰述之官。 唐 代翰林学士亦本为文学侍从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 宋 代始设专职,其地位职掌与 唐 代略同。 明 代设翰林院学士及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学士遂专为词臣之荣衔。 清 代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馀如故。 清 末期内阁、典礼院亦置学士。
(5).学位的一种。在一些国家,为最低一级的学位,一般在高等学校毕业时由学校授予。我国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达到规定的学士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漢語大詞典》
貂裘 diāo qiú
貂皮制成的衣裘。《淮南子·说山训》:“貂裘而杂,不若狐裘而粹。” 唐 薛逢 《侠少年》诗:“緑眼胡鹰踏锦韝,五花騘马白貂裘。”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裘》:“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 清 纳兰性德 《于中好》词:“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漢語大詞典》
敝 bì《國語辭典》

敝 [ bì ]

  1. 破的、旧的。如:「敝帚自珍」、「弃之如敝屣」。《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宋·钱公辅〈义田记〉:「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
  2. 疲倦。如:「敝于奔命」。宋·司马光〈赤壁之战〉:「曹操之众,远来疲敝。」同「疲 」。
  3. 自谦之词。用于对别人指称和自己相关的事物。如:「敝校」、「敝姓」。《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
  1. 失败。《左传·僖公十年》:「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晋·杜预·注:「敝,败也。」
  2. 毁坏。清·李文炤〈勤训〉:「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
骢马(驄馬)cōng mǎ
亦作“騘马”。
(1).青白色相杂的马。 南朝 宋 鲍照 《结客少年场行》:“騘马金络头,锦带佩 吴 钩。” 南朝 梁 《骢马》诗:“驄马鏤金鞍,柘弹落金光。” 唐 李贺 《浩歌》:“青毛騘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清 孙枝蔚 《艳曲》之二:“青楼十万户,驄马向谁家。”
(2).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二:“见君乘驄马,知上 太行 道。” 唐 丘为 《湖中寄王侍御》诗:“驄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 明 郑善夫 《送苏侍御从仁使蜀》诗:“驄马今何去,玄冥岁已残。” 清 严允肇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诗:“驄马出 蓟门 ,驾言赴 岷 峨 。”参见“ 驄马使 ”。  ——《漢語大詞典》
骄 ( 驕 ) jiāo
骄 [ jiāo ]
  1. 马壮健。
  2. 自满,自高自大,不服从:~傲。~气。~恣。~横(hèng )。~矜。~纵。
  3. 猛烈:~阳。
雪花 xuě huā
亦作“ 雪华 ”。
(1).空中飘下的雪,形状像花,故名。《太平御览》卷十二引《韩诗外传》曰:“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 唐 许浑 《正元》:“宫殿雪华齐紫阁, 关 河 春色到青门。”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凛冽风吹,雪花飘坠,弥天地,不辨高低。” 鲁迅 《野草·雪》:“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2).用雪雕塑成的花状物。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赏雪》:“禁中赏雪,多御 明远楼 。后苑……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
(3).某些白色物的代称。(1)白色的花。 唐 高正臣 《晦日置酒林亭》诗:“柳翠含烟叶,梅芳带雪花。” 唐 白居易 《题州北路旁老柳树》诗:“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唐 温庭筠 《杏花》诗:“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2)白色的鸟。 宋 司马光 《鹭鸶》诗:“遥望孤飞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3)水花。 宋 范成大 《初泛潇湘》诗:“六浆齐飞急下滩,碧琉璃上雪花翻。” 宋 方岳 《观鱼》诗:“ 湘 竿击水雪花飞,鸕鷀没入春溪肥。”(4)米。 宋 范成大 《田家留客行》:“木臼新舂雪花白,急炊香饭来看客。”
(4).名茶名。泡后,茶水表面有一层白色泡沫,故称。 宋 徐铉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才教鹰觜拆,未放雪花妍。” 宋 苏轼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王十朋 集注引 林敏功 曰:“雪花、雨脚,谓茶也。” 宋 俞德邻 《荽茗赋》:“俾泛雪华於兔毫,亦媵 西施 以 嫫母 。”
(5).指白银。《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若肯悄地放我三四人回寺取来,禁牌的常例,自不必説,分外再送一百两雪花。”
(6).一种白面和油包沙糖的点心。《陕北民歌选·揽工调》:“掌柜的雪花套点心,看忽儿爱坏个揽长工。”注:“雪花,点心名,白面和油包沙糖,用火烤熟。”  ——《漢語大詞典》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蓟门(薊門)jì mén
即 蓟丘 。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蓟门》:“京师古 蓟 地,以蓟草多得名……今都城 德胜门 外有 土城关 ,相传是古 蓟门 遗址,亦曰 蓟邱 。”参见“ 蓟丘 ”。  ——《漢語大詞典》
寒到
唐 皮日休 初冬章上人院 寒到无妨睡,僧吟不废禅。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