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朝餐具冷饼,瘦骨辞重裘。

陆游宋代〕《春晴出游

一春强半病,颇废山泽游。
今晨忽良已,风日亦清柔。
朝餐具冷饼,瘦骨辞重裘。
稚荷出沟港,芳杜满汀洲。
勿言酒苦薄,一笑失百忧。
且当咏寻壑,讵必赋登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朝餐瘦骨重裘

朝餐 cháo cān
(1).早饭;吃早饭。 晋 郭泰机 《答傅咸》诗:“况復已朝餐,曷由知我飢。” 唐 韩愈 《病鸱》诗:“朝餐輟鱼肉,暝宿防狐貍。” 宋 杨万里 《插秧歌》:“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 坤寧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2).借指衣食,生活。 林之夏 《行路难》诗:“河冰十月裂肤寒,百里千里谋朝餐。”  ——《漢語大詞典》
具 jù《國語辭典》

具 [ jù ]

  1. 有、备有。如:「具备」、「独具慧眼」。
  2. 准备、设置。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红楼梦·第一回》:「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3. 陈述、报告、列举。如:「知名不具」。《宋史·卷三八四·梁克家传》:「上欣纳,因命条具风俗之弊。克家列四条。」
  1. 器物、用器。如:「文具」、「道具」、「玩具」、「工具」。
  2. 量词。计算器物、尸体等的单位。如:「两具尸体」、「棺材一具」、「三具电话」。
  3. 才能、才干。《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4. 酒食、菜肴。《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5.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具丙。
  1. 皆、都、全。《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
冷 lěng《國語辭典》

冷 [ lěng ]

  1. 寒、凉、温度低。如:「今天天气好冷!」《庄子·则阳》:「夫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 淡漠、不热烈。南朝梁·武帝〈净业赋〉:「心清冷其若冰,志皎洁其如雪。」
  3. 寂静、寂寞。如:「冷冷清清」。唐·白居易〈晚出西郊〉诗:「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4. 闲散。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5. 鄙视、讥刺。如:「冷言冷语」、「冷眼旁观」。
  6. 不受欢迎的、无人过问的。如:「冷门」、「冷货」。
  1. 突然。《红楼梦·第九一回》:「冷不防外面往里一吹,把薛蝌吓了一大跳!」
  1. 姓。如汉代有冷寿光。
饼 ( 餅 ) bǐng
饼 [ bǐng ]
  1. 圆形薄片或扁圆形的面制食品:~干。烧~。烙~。月~。
  2. 像饼的东西:铁~。豆~。~银。
瘦骨 shòu gǔ
(1).谓马的肢体强壮而不肥。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胡马 大宛 名,锋稜瘦骨成。”
(2).指瘦弱的身躯。 唐 陆龟蒙 《记事》诗:“瘦骨倍加寒,徒为厚繒纊。” 清 纳兰性德 《昭君怨》词:“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清 陈梦雷 《东行口占》之二:“瘦骨可堪边地苦,敝裘寧耐朔风寒。”  ——《漢語大詞典》
辞 ( 辭 ) cí《國語辭典》
  1. 「辭 」的異體字。
重裘 chóng qiú
(1).厚毛皮衣。 汉 贾谊 《新书·谕诚》:“重裘而立,犹憯然有寒气,将奈我元元之百姓何?” 唐 王谏 《为郭子仪谢锦战袍表》:“重裘莫比,被练非坚。” 明 夏完淳 《春雪怀不识》诗:“重裘不知温,无乃衣裳单?”
(2).指质量极差、分量很重的皮衣(与轻裘相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身上穿的都是破敝不堪的重裘,满身油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