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管宁虽不偶,徐市倘相邀。

顾况唐代〕《送从兄使新罗

六气铜浑转,三光玉律调。河宫清奉赆,海岳晏来朝。
地绝提封入,天平赐贡饶。扬威轻破虏,柔服耻征辽。
曙色黄金阙,寒声白鹭潮。楼船非习战,骢马是嘉招。
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管宁虽不偶,徐市倘相邀。
独岛缘空翠,孤霞上泬寥。蟾蜍同汉月,螮蝀异秦桥。
水豹横吹浪,花鹰迥拂霄。晨装凌莽渺,夜泊记招摇。
几路通员峤,何山是沃焦。飓风晴汩起,阴火暝潜烧。
鬓发成新髻,人参长旧苗。扶桑衔日近,析木带津遥。
梦向愁中积,魂当别处销。临川思结网,见弹欲求鸮.
共散羲和历,谁差甲子朝。沧波伏忠信,译语辨讴谣。
叠鼓鲸鳞隐,阴帆鹢首飘。南溟垂大翼,西海饮文鳐。
指景寻灵草,排云听洞箫。封侯万里外,未肯后班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不偶

管 guǎn《國語辭典》

管 [ guǎn ]

  1. 乐器名。以竹制成,上有六孔,可吹气发声。《说文解字·竹部》:「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2. 管乐器的通称。《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文选·陆机·文赋》:「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
  3. 中空的圆柱形物体。如:「水管」、「灯管」、「橡皮管」。
  4. 借指笔。南朝梁·刘孝标〈答刘之遴借类苑书〉:「搦管联册,纂兹奇英。」
  5. 钥匙。《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北史·卷三三·李灵传》:「元等入城,收管籥。」
  6.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管仲。
  1. 主持、办理。如:「管理」、「管辖」。《史记·卷八七·李斯传》:「管事二十余年。」
  2. 约束、教导。如:「管教」、「看管」。《红楼梦·第五九回》:「干的我管不得,你是我肚里掉出来的,难道也不敢管你不成?」
  3. 理会、顾虑。如:「别管他,我们先走。」《红楼梦·第五九回》:「姑娘你不知道,别管我们闲事。」
  4. 关系、干涉。《红楼梦·第二○回》:「去不去,管我什么事?」
  5. 担任、负责。如:「我管招呼,你管收礼。」
  6. 负责供给。如:「管吃管住」。
  1. 保证、铁定。如:「包管你会满意。」《西游记·第一一回》:「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关。」
  1. 将、把,与「叫」合用。如:「我管祖母叫奶奶。」、「大家都管他叫大哥。」
宁 ( 寧 ) níng/nìng/zhù《國語辭典》

宁 [ zhù ]

  1.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不偶 bù ǒu
(1).不遇;不合。 汉 王充 《论衡·命义》:“行与主乖,退而远,不偶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2).引申为命运不好。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 淮阳 叶生 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絶当时,而所如不偶,困於名场。”  ——《漢語大詞典》
徐 xú《國語辭典》

徐 [ xú ]

  1. 缓慢。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宗泽〈早发〉诗:「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1. 大陆地区徐州的省称。
  2. 国名。周朝初年徐族所建,为吴国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安徽省泗县北。
  3. 姓。如明代有徐光启。
市 shì《國語辭典》

市 [ shì ]

  1. 进行买卖、交易物品的地方。如:「夜市」、「米市」、「新装上市」。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西市买骏马,东市买鞍鞯。」
  2.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城镇。如:「都市」、「城市」。
  3. 行政区域的划分单位。如:「台北市」、「台中市」、「新竹县竹北市」。
  4. 姓。如战国时燕国有市被。
  1. 买。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聊斋志异·卷一·王成》:「妪以钗授妇,使姑质钱市米,三日外请复相见。」
  2. 卖。《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三》:「乙丑,诏市二价者以枉法论。」
倘 tǎng/cháng《國語辭典》

倘 [ tǎng ]

  1. 或然、如果。如:「倘然」、「倘若」。《儒林外史·第三回》:「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

倘 [ cháng ]

  1. 参见「倘佯 」条。
相 xiāng/xiàng《國語辭典》

相 [ xiāng ]

  1.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1.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1.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相 [ xiàng ]

  1. 审视、察看。《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2.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3. 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4. 掌管、治理。《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5. 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1. 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2. 职官名:➊ ​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 搀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4.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邀 yāo《國語辭典》

邀 [ yāo ]

  1. 招请、约请。如:「应邀出席」。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求取。如:「邀功」。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诗:「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不妄希求恩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
  3. 拦截、阻挡。《旧唐书·卷一三五·卢杞传》:「长安为之罢市,百姓相率千万众邀宰相于道诉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