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虞世南〔唐代〕《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财雄重交结,戚里擅豪华。曲台临上路,高门抵狭斜。
赭汗千金马,绣毂五香车。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夏莲开剑水,春桃发露花。轻裙染回雪,浮蚁泛流霞。
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逢恩借羽翼,失路委泥沙。
暧暧风烟晚,路长归骑远。日斜青琐第,尘飞金谷苑。
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襦。如何守直道,
翻使谷名愚。
赭汗千金马,绣毂五香车。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夏莲开剑水,春桃发露花。轻裙染回雪,浮蚁泛流霞。
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逢恩借羽翼,失路委泥沙。
暧暧风烟晚,路长归骑远。日斜青琐第,尘飞金谷苑。
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襦。如何守直道,
翻使谷名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白鹤 bái hè
一种鹤,俗称仙鹤 ——《整理自网络》
随 ( 隨 ) suí
随 [ suí ]
-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
-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 像:他长得~他父亲。
- 姓。
飞盖(飛蓋)fēi gài
(1).驰车;驱车。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詎假西园讌,无劳飞盖游。” 宋 徐铉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田园经雨緑分畦,飞盖间行九里堤。”
(2).高高的车篷。亦借指车。 晋 陆机 《挽歌诗》:“素驂佇轜轩,玄駟騖飞盖。”《陈书·徐陵传》:“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明 何景明 《观春雪》诗:“佳人御櫺轩,上客倚飞盖。” ——《漢語大詞典》
(2).高高的车篷。亦借指车。 晋 陆机 《挽歌诗》:“素驂佇轜轩,玄駟騖飞盖。”《陈书·徐陵传》:“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明 何景明 《观春雪》诗:“佳人御櫺轩,上客倚飞盖。” ——《漢語大詞典》
朱鹭(朱鷺)zhū lù
(1).又称朱鹮。涉禽类,体形如鹤,而羽色淡红,嘴与脚亦呈淡红色。《隋书·卢思道传》:“﹝ 思道 ﹞为《孤鸿赋》以寄其情曰……望玄鵠而为侣,比朱鷺而相依。” 唐 张籍 《朱鹭》诗:“翩翩兮朱鷺,来汎春塘栖緑树。”《尔雅·释鸟》“鷺舂鉏” 宋 邢昺 疏:“ 楚威王 时,有朱鷺合沓飞翔而来舞,则復有赤者,旧鼓吹朱鷺曲是也。然则鸟名白鷺,赤者少也。”
(2).乐曲名。 汉 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 南朝 梁元帝 《赴荆州泊三江水》诗:“叠鼓随《朱鷺》,长簫应《紫騮》。” 唐 李德裕 《重台芙蓉赋》:“於是纵兰棹,泛沦涟,吟《朱鷺》於篴管,鸣《鵾鷄》於瑟絃。” 宋 姜夔 《圣宋铙歌吹曲十四首总序》:“臣闻鐃歌者, 汉 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其曲有《朱鷺》等二十二篇。”参见“ 朱鷺曲 ”。 ——《漢語大詞典》
(2).乐曲名。 汉 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 南朝 梁元帝 《赴荆州泊三江水》诗:“叠鼓随《朱鷺》,长簫应《紫騮》。” 唐 李德裕 《重台芙蓉赋》:“於是纵兰棹,泛沦涟,吟《朱鷺》於篴管,鸣《鵾鷄》於瑟絃。” 宋 姜夔 《圣宋铙歌吹曲十四首总序》:“臣闻鐃歌者, 汉 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其曲有《朱鷺》等二十二篇。”参见“ 朱鷺曲 ”。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动-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 到、达。如:「入夜」、「入冬」。
-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动-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动-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鸣笳(鳴笳)míng jiā
(1).笳笛。古管乐器名。 汉 时流行于 西域 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三国 魏 曹丕 《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 宋 王安石 《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 江西 兵展旗鸣笳以进。” ——《漢語大詞典》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三国 魏 曹丕 《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 宋 王安石 《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 江西 兵展旗鸣笳以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