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指喻 zhǐ yù
指正告知。 宋 秦观 《与孙莘老学士简》:“诗文数篇,谩録呈左右,因风更乞指喻教育之赐,幸甚幸甚!” ——《漢語大詞典》
三车(三車)sān chē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南朝 宋 谢灵运 《缘觉声闻合赞》:“诱以涅槃,救尔生老。肇元三车,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三车。” 王琦 注:“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三车之所载有多寡,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深浅耳。” 明 唐顺之 《山行即事》诗:“相期 白社 里,共听演三车。” 清 钱谦益 《仙坛唱和诗》之二:“《妙华》已悟三车法,台教今为继别宗。”参见“ 三乘 ”。
(2). 唐 窥基 博通释典,尝至 太原 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 宋 赞宁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钱谦益 笺:“此诗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双树听法,亦应许我如 慈恩 三车自随,但我只办用以载书耳。” ——《漢語大詞典》
(2). 唐 窥基 博通释典,尝至 太原 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 宋 赞宁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钱谦益 笺:“此诗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双树听法,亦应许我如 慈恩 三车自随,但我只办用以载书耳。” ——《漢語大詞典》
觉 ( 覺 ) jué/jiào
觉 [ jué ]
-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
- 睡醒;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
-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睡了一大~。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分割:对~。三十二~本。
- 通,使通:~导。~窍。
-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 扩大、发展:~扩。~拓。
- 发动或操纵:~动。~车。
- 起始:~始。~宗明义。
- 设置、建立:~创。~国。~设。
-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 支付:~销。~支。
- 沸腾,滚:~水。
- 举行:~运动会。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迷 mí《國語辭典》
迷 [ mí ]
动- 困惑、惑乱。如:「财迷心窍」。《易经·坤卦》:「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
- 媚惑。《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
- 分不清方向。如:「迷路」。《左传·哀公二年》:「晋赵鞅纳卫大子于戚,宵迷。」
- 沉醉、陶醉。如:「著迷」、「入迷」、「沉迷」。
- 分辨不清、令人困惑的。如:「迷途」、「迷宫」。
- 心中昏乱、意识模糊。如:「意乱情迷」。
- 心醉于某种事物的人。如:「影迷」、「球迷」、「歌迷」。
五阴(五陰)wǔ yīn
(1).谓《易》剥卦中重迭的五个阴爻。见《易卦变图》。
(2).中医称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厥阴五条经络为“五阴”。《灵枢经·经脉》:“五阴气俱絶,则目系转,转则目运。”
(3).亦作“ 五廕 ”。即五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原夫四尘五廕,剖析形有。”《景德传灯录·僧肇法师》:“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数论言神我,非佛家所谓中阴、五阴。”参见“ 五藴 ”。 ——《漢語大詞典》
(2).中医称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厥阴五条经络为“五阴”。《灵枢经·经脉》:“五阴气俱絶,则目系转,转则目运。”
(3).亦作“ 五廕 ”。即五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原夫四尘五廕,剖析形有。”《景德传灯录·僧肇法师》:“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数论言神我,非佛家所谓中阴、五阴。”参见“ 五藴 ”。 ——《漢語大詞典》
缠 ( 纏 ) chán
缠 [ chán ]
- 绕,围绕:~绕。~绑。~缚。
- 搅扰;牵绊:~绵。~磨(mó )。~搅。纠~。琐事~身。
- 应付:这个人真难~。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