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崔湜唐代〕《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行舟东泛西驰

行舟 xíng zhōu
(1).航行中的船。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南朝 梁简文帝 《咏疏枫》诗:“落叶洒行舟,仍持送远客。”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西湖好》词:“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2).驾船航行。 北齐 刘昼 《新论·履信》:“虽欲立行而不立信,犹无檝而行舟。” 李大钊 《五峰游记》:“水路两岸,万山重迭,暗崖很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绝美。”  ——《漢語大詞典》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1.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2.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1.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1.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东泛(东泛)
唐 刘禹锡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骈字类编》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骑 ( 騎 ) qí
骑 [ qí ]
  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马。~射。~兵。~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 兼跨两边:~缝盖章。
  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坐~。
  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轻~。铁~。车~。
  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千~。千乘万~。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西驰(西驰)
唐 金车美人 与谢翱赠荅诗 其四 双轮暂与王孙驻,明日西驰又向东。
元 杨维桢 书钱唐七月廿三日事 火鳅东掣千寻锁,铁马西驰半段枪。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