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

杜荀鹤唐代〕《秋日闲居寄先达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乍可百年无称意,
难教一日不吟诗。风驱早雁冲湖色,雨挫残蝉点柳枝。
自古书生也如此,独堪惆怅是明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到头身事何为窗下工夫上知

到头(到頭)dào tóu
(1).掉头。《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那呵滩》:“闻欢下 扬州 ,相送 江津 弯。愿得篙櫓折,交郎到头还。”
(2).最后,直到最后。 唐 张碧 《农夫》诗:“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唐 贾岛 《不欺》诗:“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送的我伏侍君王不到头,不能勾故国神游。”《红楼梦》第五六回:“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就这么的,小户摔着汗珠子,开一两垧荒,到头都由他霸占。”  ——《漢語大詞典》
身事 shēn shì
(1).指人的经历和遭遇。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抚身事而识苦,念亲爱而知乐。”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2).指行踪。 唐 杜甫 《楼上》诗:“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3).自身的事情。 唐 赵嘏 《寄归》诗:“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閒人。”
(4).亲身事奉。《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陆扆》:“ 扆 为宰相 韦昭度 所知,欲身事之速了,屡告 昭度 。”  ——《漢語大詞典》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1.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1.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何为(何爲)hé wéi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漢語大詞典》
窗下
窗户下;上学读书  ——《整理自网络》
工夫 gōng fū
(1).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艺文不贵,徒消工夫。” 唐 杜荀鹤 《秋日闲居寄先达》诗:“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鬢上知。”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
(2).指化费时间和精力后所获得的某方面的造诣本领。 唐 韩偓 《商山道中》诗:“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 宋 陆游 《夜吟》之二:“六十餘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 赵树理 《三里湾》三二:“劳动也不是一天就能练出工夫来的!”
(3).犹工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今日我家里不曾做得了工夫,不好造次住得。” 梁启超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使彼代公做一二分预备工夫,亦於公何损焉。” 茅盾 《子夜》二:“你们要分头到工人中间做工夫。”《红色歌谣·我们穷人心连心》:“白天下田做工夫,夜里个个是红军。”
(4).时间;时光。 唐 元稹 《琵琶诗》:“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 宋 辛弃疾 《西江月·遣兴》词:“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清 李渔 《巧团圆·途穷》:“我急急赶去交卷,好进科场,那有工夫讲话。” 刘半农 《瓦釜集·〈手攀杨柳望情哥词〉小序》:“又采到了短歌三四十首,长歌两首,至今还没有工夫整理出来。”
(5).理学家称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为工夫。《朱子语类》卷六九:“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 明 黄绾 《明道篇》卷一:“至 仲尼 出,而大明厥韞,以知止之止指心体,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皆艮止、执中之正脉。”
(6).役夫;役徒。《晋书·范宁传》:“又下十五县,皆使左宗庙,右社稷,準之太庙,皆资人力,又夺人居宅,工夫万计。”  ——《漢語大詞典》
鬓 ( 鬢 ) bìn
鬓 [ bìn ]
  1.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发()。~角。~丝。
上知 shàng zhī
智力超凡的人,多指圣哲。知,“ 智 ”的古字。《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韩非子·五蠹》:“今所治之政,民间之事,夫妇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知之论,则其於治反矣。”《北齐书·魏收传》:“然则上知大贤,唯几唯哲,或出或处,不常其节。”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