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始忆花前宴,笙歌醉夕阳。

徐铉宋代〕《陶使君挽歌二首

太守今何在,行春去不归。筵空收管吹,郊迥俨骖騑.
营外星才落,园中露已稀。伤心梁上燕,犹解向人飞。
始忆花前宴,笙歌醉夕阳。那堪城外送,哀挽逐归艎。
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唯馀迁客泪,沾洒后池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花前笙歌夕阳

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1.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1.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3.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1. (一)​1.2.之又音。
忆 ( 憶 ) yì
忆 [ yì ]
  1.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2.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花前
唐 元稹 宿醉 朝来始向花前觉,度却醒时一夜愁。
唐 许碏 醉吟 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
唐 段成式 嘲元中丞 莺里花前选孟光,东山逋客酒初狂。
唐 严恽 落花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唐 崔道融 对早梅寄友人二首 其二 忆得去年有遗恨,花前未醉到无花。
宋 欧阳修 啼鸟 独有花上提葫芦,劝我沽酒花前倾。
宋 王安石 午枕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宋 司马光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与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十七岁正叔七十四岁不疑七十三岁叔达七十岁光六十五岁合五百一十五岁口号成诗用安之前韵 其一 七人五百有馀岁,同醉花前今古稀。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 惟当此花前,醉卧黄昏月。
宋 陈师道 和王明之见寄 少陵肺病疏杯斝,想负花前载酒来。
宋 陈造 闲居十首 其二 种桃接李不辞勤,旋作花前把酒人。
宋 陆游 杂题六首 其二 莫笑花前白发新,宣和人醉庆元春。
元 马祖常 明日在罗中官园池次韵 帝里春光媚,花前可独行。
元 杨维桢 春芳曲 我欲倩游丝,花前系春阳。春阳不可系,游丝徒尔长。  ——《骈字类编》
宴 yàn《國語辭典》

宴 [ yàn ]

  1. 安逸、安闲。《说文解字·宀部》:「宴,安也。」《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唐·孔颖达·正义:「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
  2. 快乐。《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左传·成公二年》:「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以弃鲁国。」晋·杜预·注:「宴,乐也。」
  1. 酒席、筵席。如:「赴宴」、「设宴款待」、「鸿门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1. 以酒食款待宾客。如:「宴客」。宋·陆游〈长歌行〉:「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2. 安居、休息。《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唐·颜师古·注:「宴谓安居。」
  1. 安闲。如:「宴居」。宋·苏轼〈应梦观音赞〉:「稽首观音,宴坐宝石。」
笙歌 shēng gē
(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礼记·檀弓上》:“ 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酬客应制》:“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 宋 张子野 《南歌子》词:“相逢休惜醉颜酡,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投吴》:“千门花月笑相迎,香风满路笙歌引。”
(2).泛指奏乐唱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归过 洞庭 ,见一画舫,雕槛朱窗,笙歌幽细,缓荡烟波。”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过了 大中桥 ,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 秦淮河 ;这才是 秦淮河 的真面目哩。”  ——《漢語大詞典》
醉 zuì《國語辭典》

醉 [ zuì ]

  1. 饮酒过量以致神志不清。如:「不醉不归」。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2. 沉迷、迷恋。如:「沉醉」、「心醉」、「陶醉」。
  1. 喝酒过多而神志模糊的样子。如:「醉汉」、「烂醉如泥」。
  2. 用酒浸渍的。如:「醉虾」、「醉鸡」。《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堂官上来问菜,季恬逸点了一卖肘子、一卖板鸭、一卖醉白鱼。」
夕阳(夕陽)xī yáng
(1).指山的西面。《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 豳 居允荒。” 毛 传:“山西曰夕阳。”《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
(2).傍晚的太阳。 晋 庾阐 《狭室赋》:“南羲炽暑,夕阳傍照。”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三侠五义》第二回:“正遇着深秋景况,夕阳在山之时。”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每天黄昏独自走到山顶看日落,看夕阳自 戚叩落亚 的最高峰尖下坠,其红如火!”
(3).比喻晚年。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李周翰 注:“夕阳,谓晚景,喻己之老也。” 唐 杜甫 《上白帝城》诗:“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 唐 白居易 《秦中吟》:“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