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满天 mǎn tiān
充满或布满天空,形容数量多。例如:满天星斗。 ——《漢語大詞典》
风雪(风雪)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唐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 孟郊 商州客舍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唐 崔涂 初过汉江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骈字类编》
唐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 孟郊 商州客舍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唐 崔涂 初过汉江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骈字类编》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行人 xíng rén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唐 杜甫 《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一路是贼盗出没的地方……走着须要小心,大道正路不妨,十里一墩,五里一堡,还有来往的行人。”
(2).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周礼·秋官》有行人。 春秋 、 战国 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 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 明 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周礼·秋官·讶士》:“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国语·晋语八》:“ 秦景公 使其弟 鍼 来求成,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 。行人 子朱 曰:‘ 朱 也在此。’” 韦昭 注:“行人,掌宾客之官。”又主号令之官。《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诗。” 颜师古 注:“行人,遒人也,主号令之官。”
(3).使者的通称。《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 尹知章 注:“行人,使人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辩给之材,行人之任也。”《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初, 燕 人许割 虎牢 以西赂 秦 。 晋 兵既退, 燕 人悔之,谓 秦 人曰:‘行人失辞。有国有家者,分灾救患,理之常也。’” 清 王韬 《星轺指掌序》:“行人之设,肇自古昔,然皆王国下逮侯邦;而诸侯亦各相聘问,藉以讲信修睦。”
(4).小吏差役。《元典章·刑部五·检验》:“检验尸伤,已有常式,近年以来,亲民之官不以人命为重,往往推延,致令发变。及不亲临监视,转委公吏行人与復检官司。”《水浒传》第三回:“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邻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
(5).媒人。 宋 王钦臣 《甲申杂记》:“﹝ 李化先 ﹞少好神仙事,父母强令娶妇,遣行人议 曹 氏之女。及礼席之日, 曹氏 已入门, 化先 踰垣而走。”《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奩……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参见“ 行媒 ”。
(6).指活着的人。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护兰童子》:“‘夙缘还却三生债,不道未归人断肠。’未归人,用死者为归人,生者为行人之义。”
(7).复姓。 春秋 郑 有 行人子羽 。见《慎子》。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 ——《漢語大詞典》
(2).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周礼·秋官》有行人。 春秋 、 战国 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 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 明 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周礼·秋官·讶士》:“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国语·晋语八》:“ 秦景公 使其弟 鍼 来求成,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 。行人 子朱 曰:‘ 朱 也在此。’” 韦昭 注:“行人,掌宾客之官。”又主号令之官。《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诗。” 颜师古 注:“行人,遒人也,主号令之官。”
(3).使者的通称。《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 尹知章 注:“行人,使人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辩给之材,行人之任也。”《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初, 燕 人许割 虎牢 以西赂 秦 。 晋 兵既退, 燕 人悔之,谓 秦 人曰:‘行人失辞。有国有家者,分灾救患,理之常也。’” 清 王韬 《星轺指掌序》:“行人之设,肇自古昔,然皆王国下逮侯邦;而诸侯亦各相聘问,藉以讲信修睦。”
(4).小吏差役。《元典章·刑部五·检验》:“检验尸伤,已有常式,近年以来,亲民之官不以人命为重,往往推延,致令发变。及不亲临监视,转委公吏行人与復检官司。”《水浒传》第三回:“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邻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
(5).媒人。 宋 王钦臣 《甲申杂记》:“﹝ 李化先 ﹞少好神仙事,父母强令娶妇,遣行人议 曹 氏之女。及礼席之日, 曹氏 已入门, 化先 踰垣而走。”《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奩……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参见“ 行媒 ”。
(6).指活着的人。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护兰童子》:“‘夙缘还却三生债,不道未归人断肠。’未归人,用死者为归人,生者为行人之义。”
(7).复姓。 春秋 郑 有 行人子羽 。见《慎子》。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 ——《漢語大詞典》
做 zuò《國語辭典》
做 [ zuò ]
动- 成为。如:「做人」、「做官」。
- 进行某事。如:「做生意」、「做实验」、「做事」。
- 举办。如:「做生日」、「做满月」、「做周年」。
- 制造。如:「做衣服」、「做鞋子」。
- 假装。《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教分作三起下山,只做去收捕梁山泊的官军。」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动-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到。如:「出席」、「出场」。
-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征途 zhēng tú
亦作“ 征涂 ”。
(1).行军路上;出征之路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缘生 从戍行旅,征途讯访,既非旧土,故无所究。” 陈毅 《过微山湖》诗:“横越 江 淮 七百里, 微山湖 色慰征途。” 张鼎丞 邓子恢 谭震林 《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闽 西人民的子弟兵,终于实现了开赴前线抗日的夙愿……挥泪高歌,踏上了新的征途。”
(2).远行的路途;行程。 南朝 陈 徐陵 《秋日别庾正员》诗:“征途愁转旆,连骑惨停鑣。” 唐 杜甫 《龙门》诗:“往来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閲征涂上,生涯尽几迴。” 宋 柳永 《鹊桥仙》词:“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伏雨阑风,征途迢滞。” ——《漢語大詞典》
(1).行军路上;出征之路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缘生 从戍行旅,征途讯访,既非旧土,故无所究。” 陈毅 《过微山湖》诗:“横越 江 淮 七百里, 微山湖 色慰征途。” 张鼎丞 邓子恢 谭震林 《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闽 西人民的子弟兵,终于实现了开赴前线抗日的夙愿……挥泪高歌,踏上了新的征途。”
(2).远行的路途;行程。 南朝 陈 徐陵 《秋日别庾正员》诗:“征途愁转旆,连骑惨停鑣。” 唐 杜甫 《龙门》诗:“往来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閲征涂上,生涯尽几迴。” 宋 柳永 《鹊桥仙》词:“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伏雨阑风,征途迢滞。” ——《漢語大詞典》
模样(模樣)mú yàng
谓描摹形状情态。 唐 沈亚之 《秦梦记》:“呼公主出……装不多饰。其芳姝明媚,笔不可模样。”
(1).图样,形状。《南齐书·魏虏传》:“羣臣瞻见(明堂)模样,莫不僉然欲速造。”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覩货逻国故地总述》:“货用金、银等钱,模样异於诸国。” 叶圣陶 《线下·外国旗》:“跨河的大环桥倒映在水里,合成个圆镜模样。”
(2).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此处有一女人,乃是 谭记儿 ,生的模样过人。”《水浒传》第三回:“写了 鲁达 的年甲贯址,画了他的模样,到处张掛。”
(3).指表现出来的神态。 许地山 《命命鸟》:“ 加陵 一听这话,眼睛立刻瞪起来,显出很惊讶的模样。”
(4).局面,情况。 唐 白居易 《请罢兵第三状》:“必待事不得已然后罢之,只使陛下威权转销,天下模样更恶。”《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 鬭御疆 等前队先到,见如此模样,城上絶无动静,心中疑惑。” 夏衍 《广州最后之日》:“看模样, 广州 的失陷已经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5).犹光景。估量之辞。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半夜模样,我再搭了五路电车回到我的寄食处去睡觉。” 姚雪垠 《长夜》二:“从 信阳 回他们的故乡本来有一条捷路,靠着 大别山 和 桐柏山 的北麓漫向西北,有五百里出头模样。” ——《漢語大詞典》
(1).图样,形状。《南齐书·魏虏传》:“羣臣瞻见(明堂)模样,莫不僉然欲速造。”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覩货逻国故地总述》:“货用金、银等钱,模样异於诸国。” 叶圣陶 《线下·外国旗》:“跨河的大环桥倒映在水里,合成个圆镜模样。”
(2).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此处有一女人,乃是 谭记儿 ,生的模样过人。”《水浒传》第三回:“写了 鲁达 的年甲贯址,画了他的模样,到处张掛。”
(3).指表现出来的神态。 许地山 《命命鸟》:“ 加陵 一听这话,眼睛立刻瞪起来,显出很惊讶的模样。”
(4).局面,情况。 唐 白居易 《请罢兵第三状》:“必待事不得已然后罢之,只使陛下威权转销,天下模样更恶。”《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 鬭御疆 等前队先到,见如此模样,城上絶无动静,心中疑惑。” 夏衍 《广州最后之日》:“看模样, 广州 的失陷已经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5).犹光景。估量之辞。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半夜模样,我再搭了五路电车回到我的寄食处去睡觉。” 姚雪垠 《长夜》二:“从 信阳 回他们的故乡本来有一条捷路,靠着 大别山 和 桐柏山 的北麓漫向西北,有五百里出头模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