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正南浦春回,东冈寒退,粼粼鸭绿,袅袅鹅黄。

秦观宋代〕《沁园春

暖日高城,东风旧侣,共约寻芳。正南浦春回,东冈寒退,粼粼鸭绿,袅袅鹅黄。柳下观鱼,沙边听鸟,坐久时生杜若香。绮陌上,见踏青挑菜,游女成行。
人间今古堪伤。春草春花梦几场。忆淮海当年,英豪满座,词翻鲍谢,字压钟王。今日重来,昔人何在,把笔兰皋思欲狂。对丽景,且莫思往事,一醉斜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南浦春回东冈寒退粼粼鸭绿袅袅鹅黄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1.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2.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3.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4.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5.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6.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7.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1.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2.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3.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1.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2.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1.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2.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1. 参见「正月 」条。
南浦 nán pǔ
(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唐 李贺 《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 清 曹寅 《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
(2).词牌名。 唐 《教坊记》《南浦子》曲, 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 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阅《词谱·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县 西南, 章江 至此分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聂文郁 注:“本诗 南浦 ……应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 宋 王安石 《南浦》诗:“ 南浦 随花去,迴舟路已迷。” 清 宋琬 《罗篁庵先生生日歌》序:“ 西山 南浦 ,长吟帝子之高楼; 白下 长干 ,重启 谢公 之别墅。”
(4).古水名,一名 新开港 ,在今 武汉市 南。 唐 李白 《江夏行》:“适来往 南浦 ,欲问 西江 船。”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南浦 ,在 鄂州 江夏县 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  ——《漢語大詞典》
春回(春回)
唐 戴叔伦 巡诸州渐次空灵戍 寒尽鸿先至,春回客未归。
宋 陆游 春晚书怀三首 其三 老客天涯心尚孩,惜春直欲挽春回。
《韵府拾遗 灰韵》:刘长卿诗江南春色回白居易诗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余靖诗初到营陵春始回泱泱风物接梧台  ——《骈字类编》
东冈(東岡)dōng gāng
向阳的山冈。《后汉书·周燮传》:“自先世以来,勋宠相承,君独何为守东冈之陂乎?”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公命城者改埋於东冈,祭之以豚酒。” 唐 韦应物 《射雉》诗:“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  ——《漢語大詞典》
寒退
左传火中寒暑乃退注心以季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而寒退  ——《骈字类编》
粼粼 lín lín
水流清澈貌;水石闪映貌。《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粼粼。” 毛 传:“粼粼,清澈也。” 唐 高适 《答侯少府》诗:“ 漆园 多乔木, 睢水 清粼粼。” 宋 韩驹 《题画太一真人》诗:“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一折:“映楼阁青山隐隐,漾池塘緑水粼粼。” 郁达夫 《薄奠》中:“河道虽比不上 朝阳门 外的 运河 那么宽,但春秋雨霁,绿水粼粼,也尽可以浮着锦帆,乘风南下。”  ——《漢語大詞典》
鸭绿(鴨緑)yā lù
(1).亦作“ 鸭渌 ”。指 鸭绿江 。 宋 徐竞 《高丽图经·封境》:“昔以 大辽 为界,后为所侵迫,乃筑 来远城 以为阻固。然亦恃 鸭緑 以为险地。 鸭緑之水 ,源出 靺鞨 ,其色如鸭头,故以名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纰漏》:“ 李勣 征 高丽 ,令 元万顷 作檄。其语有‘不知守 鸭渌 之险,莫离支报’云。” 明 夏完淳 《燕问》:“灵人握手,帝跡推迁,是以 鸭緑 缠其后, 碣石 钥其前。”
(2).喻水色如鸭头浓绿。 宋 陆游 《快晴》诗:“瓦屋螺青披雾出, 锦江 鸭緑抱山来。” 清 纳兰性德 《松花江》诗:“烟光浮鸭緑,日气射鳞红。”  ——《漢語大詞典》
袅袅(褭嫋)niǎo niǎo
亦作“裊嫋”。纤长柔美貌。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裊嫋垂来久。”  ——《漢語大詞典》
鹅黄(鵝黄)é huáng
亦作“鵞黄”。
(1).淡黄,像小鹅绒毛的颜色。 唐 李涉 《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功甫豪侈》:“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鵞黄。” 陈毅 《春兴》诗:“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
(2).指淡黄色的东西。 宋 林逋 《初夏》诗:“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此指秧苗。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三:“含风鸭緑粼粼起,弄日鹅黄裊裊垂。”此指新柳。 宋 苏轼 《次荆公韵》之一:“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鬭开。”此指嫩黄色的花。
(3).指酒。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诗之二:“小舟浮鸭緑,大杓泻鹅黄。” 宋 张元干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4).为一种酒名。 宋 陆游 《游汉州西湖》诗:“叹息风流今未泯,两 川 名醖避鹅黄。”自注:“鹅黄, 汉中 酒名, 蜀 中无能及者。”
(5).指雏鹅;小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等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鷄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