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范晔南北朝〕《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班固两都二京赋》,讽谏

衡 héng《國語辭典》

衡 [ héng ]

  1. 置於車轅前端的橫木。《論語·衛靈公》:「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七·莊子音義中》:「衡,轅前橫木,縛軛者也。」
  2. 秤,量輕重的器具。《荀子·禮論》:「衡誠縣矣,則不可欺以輕重。」《文選·張衡·東京賦》:「同衡律而壹軌量,齊急舒於寒燠。」三國吳·薛綜·注:「衡,稱也。軌,法。」
  3. 眉目之間。《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胡老乃揚衡含笑,援琴而歌。」《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4.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五星。因位於魁與斗杓之間,故以為斗的中央。《文選·張衡·東京賦》:「攝提揮衡,徐至於射宮。」三國吳·薛綜·注:「攝提有六星,玉衡,北斗中星,主迴轉。」
  5. 大陸地區衡山的簡稱。為五嶽之一。唐·王勃〈滕王閣序〉:「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6. 姓。如漢代有衡咸。
  1. 量輕重。《墨子·經說下》:「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二》:「物勝權而衡殆,形過鏡則照窮。」
  2. 斟酌、考量。如:「衡情度理」、「權衡得失」。
  3. 違抗、拂逆。《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豈非逆天之咎徵,衡大之明鑒與!」
乃 nǎi《國語辭典》

乃 [ nǎi ]

  1. 你、你的。如:「乃母」、「乃兄」。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 他、他的。《周禮·天官·小宰》:「各脩乃職。」
  1. 是。如:「失敗乃成功之母。」《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水滸傳·第二三回》:「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
  1. 然後、於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2. 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3. 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4. 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1. 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2. 才、始。《禮記·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1. 語助詞。用於發語或轉折。《書經·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拟 ( 擬 ) nǐ
拟 [ nǐ ]
  1. 打算:~去信联系。~议。
  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订。草~。
  3. 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班固 bān gù
(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89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  ——《漢語大詞典》
两都(兩都)liǎng dū
(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 周 汉 唐 指 长安 和 洛阳 。 汉 班固 有《两都赋》。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四海帝王家,两都 周 汉 室。” 唐 韩愈 《赠河阳李大夫》诗:“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 五代 梁 以 开封府 与 河南府 为东、西两都。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 金 代指上京 会宁府 城和中都 大兴府 城。《金史·王竞传》:“ 竞 博学而能文,善草隶书,工大字,两都宫殿牓题皆 竞 所书,士林推为第一云。”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 明 代指 北京 和 南京 。 明 唐寅 《除夜坐蛱蝶斋中》诗:“一卷文章尘覆瓿,两都踪迹雪随驴。”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舍人昔尝官两都,岂有所託於浮屠氏耶?”参见“ 两京 ”。
(5).指 汉 班固 所作《两都赋》。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其中高者,至如 相如 《上林》、 扬雄 《甘泉》、 班固 《两都》、 张衡 《两京》、 马融 《广成》、 王生 《灵光》,初极宏侈之辞,终以约简之制,焕乎有文,蔚尔鳞集,皆近代辞赋之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孟坚 《两都》,明绚以雅赡。”
(6).借指 汉 代。《文选·鲍照〈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 李善 注:“‘十帝’、‘两都’,俱谓 汉 也。” 北齐 邢邵 《冀州刺史封隆之碑》:“公世载儒雅之风,家传鐘鼎之业。出 三代 而克阜,歷两都而转盛。” 宋 黄庭坚 《送彦孚主簿》诗:“斯文当两都, 江夏 世无双。”  ——《漢語大詞典》
作 zuò《國語辭典》

作 [ zuò ]

  1. 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 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3. 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 為、當。如:「認賊作父」。
  6. 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 進行某事。如:「作媒」、「作證」、「作事」。同「做 」。
  8. 成為。如:「作人」、「作官」。同「做 」。
  9. 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 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2. 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作 [ zuó ]

  1.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作 [ zuō ]

  1. 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2. 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1.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二京赋(二京賦)èr jīng fù
《西京赋》《东京赋》的合称。《后汉书·张衡传》:“ 衡 乃拟 班固 《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諫。”亦省称“ 二京 ”。 晋 左思 《三都赋序》:“余既思慕《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张衡 《二京》,迅发以宏富。”  ——《漢語大詞典》
因 yīn《國語辭典》

因 [ yīn ]

  1. 凭借、依据、利用。如:「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金史·卷七七·宗弼传》:「宗弼乃因老鹳河故道开三十里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
  2. 承袭、沿袭。如:「因袭」。《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3. 增添、积累。《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史记·卷三○·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1. 原由、缘故。如:「起因」、「诱因」、「原因」、「成因」、「事出有因」、「前因后果」。
  1. 经由、透过。《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2. 由于。如:「因公出差」、「因事请假」。唐·李白〈崔秋浦柳少府〉诗:「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
  3. 乘、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此天之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1. 于是、从而。《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镜花缘·第四八回》:「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
  1. 就、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以 yǐ《國語辭典》

以 [ yǐ ]

  1. 用。如:「以礼待之」、「以身作则」。《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 仰赖、凭借。《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3. 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4. 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5. 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1. 因为、由于。《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蚁蝼之穴溃。」
  2. 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3. 在、于。《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 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5. 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1. 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 因此。《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 目的在于。如:「以免」、「以致于」。《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4. 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1.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1. 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2. 既、已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通「已」。
  3. 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1. 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2. 以色列的简称。如:「以阿战争」。
  3. 姓。如汉代有以彤。
讽谏(諷諫)fěng jiàn
以婉言隐语相劝谏。《史记·滑稽列传》:“ 优孟 ,故 楚 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諫。”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而 邓肃 进诗,讽諫花石, 京 欲罪之。” 清 彭邦鼎 《闲处光阴》卷上:“《鸳鸯于飞》诗, 管东溟 曰:‘刺 幽王 也。’二章一反一正,以为讽諫。” 艾纳 《新事旧编》:“我国 战国 时代有一个 吴国 太子讽谏其父 吴王 夫差 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