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杜甫唐代〕《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奇支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川绮丽穷壮

一川 yī chuān
(1).一条河流。《汉书·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豫章水 出 赣县 西南而北入 江 ,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一:“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宋 贺铸 《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元 赵显宏 《满庭芳·耕》曲:“耕田看书,一川禾黍,四壁桑榆,庄家也有欢娱处,莫説其餘。”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绮丽(綺麗)qǐ lì
(1).华美艳丽;鲜明美丽。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一:“感心动耳,綺丽难忘。” 唐 济既济 《枕中记》:“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綺丽。” 清 李渔 《怜香伴·斋访》:“俗尚繁华,綺丽成风。” 峻青 《秋色赋·海滨仲夏夜》:“说到风景,它虽没有特别令人触目的绮丽景色,但在平凡中却显示出伟大。”
(2).形容辞藻华丽。 汉 刘桢 《公宴》诗:“投翰长嘆息,綺丽不可忘。” 唐 李白 《古风》之一:“自从 建安 来,綺丽不足珍。”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庭潜》:“须是禁他做綺丽词。” 朱光潜 《文艺杂谈·谈书牍》:“ 唐 朝古文运动是对 六朝 绮丽的一种反动。”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目 mù《國語辭典》

目 [ mù ]

  1. 眼睛。如:「耳聪目明」、「鱼目混珠」、「赏心悦目」、「眉清目秀」。《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 条款、细则。如:「项目」、「条目」、「细目」。《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
  3. 列在书本前供方便查寻的条文。如:「书目」、「篇目」、「目次」、「四库全书总目」。
  4. 名称、标题。如:「品目」、「名目」、「题目」。
  5. 首领。如:「头目」。
  6. 生物学中分类的阶层名称。如:「界、门、纲、目、科、属、种。」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称呼。《谷梁传·隐公元年》:「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穷壮(窮壯)qióng zhuàng
谓极壮盛。 明 李贽 《与方訒庵书》:“五十之年不大,时正穷壮,正好施吾泽民报主之实。”  ——《漢語大詞典》
观 ( 觀 ) guān/guàn
观 [ guān ]
  1. 看,察看:~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奇~。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点。~念。主~。客~。世界~。
观 [ guàn ]
  1. 道教的庙宇:白云~。紫阳~。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楼~。台~。
  4.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