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忧 ( 憂 ) yōu
忧 [ yōu ]
- 发愁:~愤。~惧。~烦。~惶。~急。~煎。~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戚。杞人~天。
- 可忧虑的事:~患。内~外患。乐以忘~。高枕无~。
- 指父母之丧:丁~。
渴 kě《國語辭典》
渴 [ kě ]
名- 口干想喝水的感觉。如:「望梅止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 急切。如:「渴望」、「渴念」、「渴求」。
渴 [ hé ]
名- 反流的水。唐·柳宗元〈袁家渴记〉:「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
渴 [ jié ]
形- 干涸、枯竭。《广韵·入声·薛韵》:「渴,水尽也。」
焦山 jiāo shān
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 长江 中,与 金山 对峙。相传 东汉 处士 焦先 隐此,故名。有 定慧寺 、 华严祠 、 三诏洞 、《瘗鹤铭》等胜迹。向为 江 防要地。 南宋 初, 韩世忠 曾驻此抗击 金 兵。 宋 苏轼 《书焦山纶长老壁》诗:“法师住 焦山 ,而实未尝住。我来輒问法,法师了无语。”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焦山 ,府东九里 江 中,与 金山 并峙,相去十五里。以 后汉 处士 焦先 隐此而名。或名 譙山 ,亦曰 浮玉山 。 刘宋 元嘉 中,以 魏 人临 江 ,尝分兵戍此。 唐 时有 譙山 戍,盖‘焦’与‘譙’通称也。” ——《漢語大詞典》
业海(業海)yè hǎi
佛教语。谓世间种种恶因如大海、故称“业海”。《四十二章经》“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 唐 守遂 注:“罪始滥觴,祸终灭顶,恶心不息,业海转深。” 宋 范成大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诗之二:“忧渇焦山业海深,贪渠刀蜜坐成禽。”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这业海是无边无岸的愁,那穷坑是不存不济的苦。”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贪 ( 貪 ) tān
贪 [ tān ]
- ◎ 求多,不知足:~玩。~杯(过分好喝酒)。~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恋(十分留恋)。~心。~图。~财。~求。~权。~欲。~得无厌。~赃枉法。
渠 qú/jù《國語辭典》
渠 [ qú ]
名- 人工挖掘的水道。如:「河渠」、「溝渠」、「水到渠成」。
- 姓。如漢代有渠參。
- 他,指第三人稱。如:「渠等」、「渠輩」。宋·楊萬里〈郡圃杏花〉詩:「海棠穠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 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
- 參見「[[渠渠]]」條。
刀蜜 dāo mì
见“ 刀头蜜 ”。 ——《漢語大詞典》
坐成 zuò chéng
谓审定讼词。《国语·齐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韦昭 注:“坐成,狱讼之坐已成也。” ——《漢語大詞典》
禽 qín《國語辭典》
禽 [ qín ]
名- 鸟类的总称。如:「家禽」、「飞禽」。《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姓。如汉代有禽坚。
- 捕捉。《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通「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