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蒹葭连水国,鼙鼓近梁城。

武元衡唐代〕《江上寄隐者

归舟不计程,江月屡亏盈。霭霭沧波路,悠悠离别情。
蒹葭连水国,鼙鼓近梁城。却忆沿江叟,汀洲春草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蒹葭水国鼙鼓梁城

蒹葭 jiān jiā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漢語大詞典》
连 ( 連 ) lián
连 [ lián ]
  1.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烽火~天。~篇累(lěi )牍。
  2. 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3. 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
  4. 联合:外~东吴。
  5. 军队的编制单位,“”的上一级:~长。
  6. 姓。
  7. 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8. 同“链”,铅矿。
水国(水國)shuǐ guó
犹水乡。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水国周地险,河山信重复。” 唐 孟浩然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诗:“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宋 欧阳修 《南乡子》词之一:“翠密红繁,水国凉生未是寒。” 清 方文 《扬州遇邓孝威有作》诗:“适我避讎来水国,旧友凋零空嘆息。”  ——《漢語大詞典》
鼙鼓 pí gǔ
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周礼·春官·锺师》:“掌鼙鼓縵乐。”《吕氏春秋·古乐》:“ 有倕 作为鼙鼓鐘磬。”《六韬·兵徵》:“金鐸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絃之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清 王韬 《瀛壖杂志》:“拔发骑龙望斾旌,经年鼙鼓未休兵。”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黑 非 独立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  ——《漢語大詞典》
近 jìn《國語辭典》

近 [ jìn ]

  1. 时间、地点、血统、关系等方面距离不远的。如:「近日」、「近郊」、「近亲」。《墨子·经说下》:「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
  2. 浅显明白、容易了解。如:「浅近」。《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也,善言也。」
  1. 相似、几乎一样。如:「近似」。《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
  2. 靠近、接近。如:「挨近」、「迫近」。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 亲密。如:「亲近」。《论语·阳货》:「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4. 合乎。如:「不近情理」。宋·苏洵〈辨奸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梁城
唐 高适 酬庞十兵曹 梁城多古意,携手共悽恻。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