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夜景卧难尽,昼光坐易消。

孟郊唐代〕《立德新居

立德何亭亭,西南耸高隅。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
胜引即纡道,幽行岂通衢。碧峰远相揖,清思谁言孤。
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
耸城架霄汉,洁宅涵絪缊。开门洛北岸,时锁嵩阳云。
夜高星辰大,昼长天地分。厚韵属疏语,薄名谢嚣闻。
兹焉有殊隔,永矣难及群。
宾秩已觉厚,私储常恐多。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
俭教先勉力,修襟无馀佗。良栖一枝木,灵巢片叶荷。
仰笑鹍鹏辈,委身拂天波。
疏门不掩水,洛色寒更高。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为於仁义得,未觉登陟劳。远岸雪难莫,劲枝风易号。
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崎岖有悬步,委曲饶荒寻。远树足良木,疏巢无争禽。
素魄衔夕岸,绿水生晓浔。空旷伊洛视,仿佛潇湘心。
何必尚远异,忧劳满行襟。
悬途多仄足,崎圃无修畦。芳兰与宿艾,手撷心不迷。
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虚食日相投,夸肠讵能低。
耻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
都城多耸秀,爱此高县居。伊雒绕街巷,鸳鸯飞阎闾。
翠景何的砾,霜飔飘空虚。突出万家表,独治二亩蔬。
一旬一手版,十日九手锄。
手锄手自勖,激劝亦已饶。畏彼梨栗儿,空资玩弄骄。
夜景卧难尽,昼光坐易消。治旧得新义,耕荒生嘉苗。
锄治苟惬适,心形俱逍遥。
玉蹄裂鸣水,金绶忽照门。拂拭贫士席,拜候丞相辕。
德疏未为高,礼至方觉尊。岂唯耀兹日,可以荣远孙。
如何一阳朝,独荷众瑞繁。
东南富水木,寂寥蔽光辉。此地足文字,及时隘骖騑.
仄雪踏为平,涩行变如飞。令畦生气色,嘉绿新霏微。
天意资厚养,贤人肯相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夜景昼光

夜景 yè jǐng
(1).指月光。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唐 韦应物 《晚登郡阁》诗:“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2).夜晚的景色。 潘漠华 《归后》诗:“满天的摇星,夜景远处朦胧。”  ——《漢語大詞典》
卧 wò
卧 [ wò ]
  1.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难 [ nuó ]
  1. 古同“傩”。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昼光 zhòu guāng
经漫射或反射后的太阳光和天空光,与太阳光和人造光有区别  ——《整理自网络》
坐 zuò《國語辭典》

坐 [ zuò ]

  1. 彎曲下肢,將臀部附著在座位上休息。與站相對。如:「坐下」、「坐在椅子上」。
  2. 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故亦稱跪為「坐」。《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
  3.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4. 搭乘。如:「坐車」、「坐船」。
  5. 干犯。如:「坐法當死」。
  6.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吐谷渾傳》:「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7. 北平、河北、天津方言。指物體重心極力向下壓。如:「這房子向下坐了。」
  8. 蒞臨。參見「坐殿」、「坐堂」等條。
  1. 席位。《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通「座」。
  1. 堅守不去。參見「坐鎮」、「坐索」等條。
  2. 比喻平白的、不勞而獲的。如:「坐享其成」、「坐收漁利」。
  1. 因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易 yì《國語辭典》

易 [ yì ]

  1. 簡單、不困難。如:「容易」、「得來不易」。
  2. 平和、和藹。如:「平易近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1. 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 》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 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3. 輕視、輕慢。《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二千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
  4. 治理。《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 《易經》的簡稱。《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丁寬傳》:「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
  2. 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消 xiāo《國語辭典》

消 [ xiāo ]

  1. 除去。如:「消滅」、「消毒」。《孟子·滕文公下》:「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宋·陸游〈秋夜懷吳中〉詩:「巴酒不能消客恨。」
  2. 散失。如:「消失」、「煙消雲散」、「香消玉殞」。
  3. 減退、衰退。如:「此消彼長」。《易經·泰卦·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4. 排遣、打發。如:「消遣」、「消暑」。三國魏·曹植〈感節賦〉:「登高墉以永望,冀消日以忘憂。」
  5. 耗損、耗費。如:「消費」、「消耗」。
  6. 溶解。如:「冰消瓦解」。《禮記·月令》:「雪不降,冰凍消釋。」
  7. 享受。如:「消受」。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沒福消軒馬駟車,大纛高牙。」
  8. 需要。如:「不消說」、「只消一天」。《西遊記·第二回》:「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
  9. 禁得住、禁得起。宋·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詞:「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10. 配得、值得。唐·司空圖〈淮西〉詩:「莫誇十萬兵威盛,消個忠良效順無。」宋·柳永〈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 音訊、訊息。如:「消息」。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