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李绅唐代〕《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叶,不闻摇落更堪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雨中鹊语江树风处蛛丝水浔

雨中
唐 王维 秋夜独坐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唐 杜甫 秋雨叹三首 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唐 卢纶 送李缃 为问西来雨中客,空山几处是前程。
唐 李端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唐 孟郊 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 江上花木冻,雨中零落春。
唐 王建 看石楠花 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
唐 贯休 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
《韵府拾遗 东韵》:王维诗雨中春树万人家郑巢诗绿云天外鹤红树雨中蝉温庭筠诗林果雨中拾  ——《骈字类编》
鹊语(鵲語)què yǔ
鹊噪,俗谓喜兆。 唐 窦巩 《早春松江野望》诗:“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金 元好问 《得纬文兄书》诗:“鹊语喜復喜,山城谁与娱。” 清 李慈铭 《苏幕遮·题家书后》词:“卜金钱,裁尺素,鹊语灯花,总是无凭据。”  ——《漢語大詞典》
喧 xuān《國語辭典》

喧 [ xuān ]

  1. 大聲說話。如:「喧嘩」、「喧鬧」。唐·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聊齋志異·卷二·張誠》:「馬騰於槽,人喧於室,居然大家矣。」
  1. 顯赫盛大的。《禮記·大學》:「赫兮喧兮者,威儀也。」
江树(江树)
南北朝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骈字类编》
风处(风处)
唐 杨师道 初秋夜坐应诏 雁声风处断,树影月中寒。
唐 杜甫 晴二首 其一 野花乾更落,风处急纷纷。  ——《骈字类编》
蛛丝(蛛絲)zhū sī
蜘蛛分泌物结成的丝。亦指蛛网。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宋 王安石 《寄慎伯筠》诗:“世网掛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漢語大詞典》
飏 ( 颺 ) yáng
飏 [ yáng ]
  1. 飞扬;飘扬。《説文•風部》:“颺,風所飛揚也。”
  2. 飞。亦指遁走。《後漢書•吕布傳》:“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飽則颺去。”
  3. 船缓缓行使。《正字通•風部》:“颺,舟徐行貌。”
  4. 水波荡漾。戰國宋玉《釣賦》:“退而牽行,下觸清泥,上則波颺。”
  5. 指声音高扬。《文心雕龍•聲律》:“沈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
  6. 显扬;发扬。《書•益稷》:“工以納言,時而颺之。”
  7. 显明,出众。《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颺,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
  8. 颂扬;称颂。宋羅泌《路史後紀•疏仡紀》:“作《大化》、《大訓》、《六府》、《九原》之章,以颺禹功。”
  9. 清风。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十三:“颺,《考聲》云:‘清風也。’”
  10. 举,扬起。《漢書•揚雄傳上》:“知衆嫭之嫉妒兮,何必颺緊之蛾眉?”
  11. 簸扬,去谷物糠枇。《正字通•風部》:“颺,簸颺,颺去康枇也。通作揚。《詩•小雅》作簸揚。”
  12. 抛;丢。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颺,猶抛也;丢也。”
水浔(水潯)shuǐ xún
水边。 南朝 梁 江淹 《谢光禄郊游》诗:“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潯。” 唐 李绅 《端州江亭得家书》诗之一:“雨中雀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颺水潯。”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